北京电影学院不属于985工程高校,也不是211工程高校。是一所位于北京海淀区的艺术类公办本科大学。
院校名称 | 类型 | 层次 | 所在地 |
---|---|---|---|
清华大学 | 综合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C9、省部共建、101计划 | 北京 |
清华大学医学部 | 医药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 | 北京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艺术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 | 北京 |
北京大学 | 综合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C9、五院四系、省部共建、101计划 | 北京 |
北京大学医学部 | 医药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 | 综合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五院四系、省部共建、101计划 | 北京 |
北京理工大学 | 理工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E9、国防七子、101计划 | 北京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理工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国防七子、101计划 |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 | 师范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北京 |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 综合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 | 北京 |
北京邮电大学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两电一邮、省部共建、101计划 | 北京 |
中国政法大学 | 政法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五院四系、省部共建 | 北京 |
中央财经大学 | 财经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北京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财经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北京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语言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北京 |
中国农业大学 | 农林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北京 |
北京交通大学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北京 |
北京科技大学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北京 |
中央民族大学 | 民族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部委院校 | 北京 |
中国传媒大学 | 语言 | 211、双一流、保研、研究生院、部委院校、省部共建 | 北京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北京 |
中央音乐学院 | 艺术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省部共建 | 北京 |
北京化工大学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北京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北京 |
北京工业大学 | 理工 | 211、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北京 |
北京林业大学 | 农林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北京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北京 |
北京体育大学 | 体育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北京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北京 |
注:985和211高校榜单,详查赶考猫志愿模拟报考助手。
北京电影学院是一所有着电影历史传承和深厚电影文化积淀的高等艺术院校,学校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表演艺术研究所,1951年迁址并改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改为四年本科建制的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余年来,名师荟萃,学派传承,创作了众多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在学科建设、教学创作、师资培养、人才选拔各方面都引领着中国电影教育的发展方向。
学校在建校七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为中国电影事业培育了数万名优秀的电影制作、电影理论研究、电影数字技术、文化事业管理及与之相关的专业人才,在国内外电影教育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培养的艺术人才中有陈强、谢添、庞学勤、于洋、吴贻弓、谢飞、郑洞天、李前宽、郭宝昌和翟俊杰等老一代艺术家;也有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李少红、唐国强、宋春丽、张铁林、张丰毅、王志文、许晴、蒋雯丽、黄磊、陆川、贾樟柯、王小帅、管虎、徐静蕾、宁浩、陈坤、黄渤等中青年电影人代表;还有周冬雨、关晓彤、王俊凯、吴磊、张子枫等一大批电影新锐。师生和校友在每个时代都推出了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20世纪60年代的《白求恩大夫》《刘三姐》《大闹天宫》;70年代的《樱》《小花》《哪吒闹海》;80年代的《红高粱》《骆驼祥子》;90年代的《开国大典》《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阳光灿烂的日子》;2000年后的《可可西里》《疯狂的石头》《让子弹飞》《老炮儿》《我不是药神》《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等均由学校校友担任主创。历届“华表奖”“金鸡奖”“五个一工程奖”等获奖作品中,学校毕业生占获奖者的比例高达80%以上。在戛纳、威尼斯、柏林国际电影节等重大A类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影片,其主创人员大多是北京电影学院校友。学校毕业生还是全国千余所开设影视相关专业的高校中影视师资最重要的来源,大部分已成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相关推荐: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是985还是211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