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全国排名(2025-2022最新排名)

院校 / 大学排名 2025-09-16 11:32:11

2025年,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最新排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全国排名第102位,仅次于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市内排行第23名,仅次于中国传媒大学;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第30名,仅次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全国排名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5年全国排名第83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583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 昌平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202475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 昌平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202375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 昌平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202276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 昌平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202180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 昌平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2.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5年全国排名第110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5110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 昌平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2024108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 昌平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2023113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 昌平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2022123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 昌平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2021132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 昌平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3.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2年全国排名第85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285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 昌平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202180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 昌平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二: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北京市内高校排名中,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排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之上,仅次于中国传媒大学,排第23位。

省内排名院校名称类型所在地级别性质
22中国传媒大学语言北京 朝阳区211,双一流,保研,研究生院,部委院校,省部共建公办
23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理工北京 昌平区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公办
24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理工北京 海淀区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公办

三: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理工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理工类高校排行中,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仅次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排名第30位,排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之上。

理工类排名院校名称所在地级别性质
29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海淀区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公办
30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 昌平区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公办
3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 海淀区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公办

四: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校名单,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发起成立“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联盟”,是中国电力教育协会学生竞赛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依托单位。学校现有2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18门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校坚定不移走校企合作兴校强校之路,依托大学理事会平台,与国内外100余家大型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建能源互联网学院、智慧能源联合研究院、海上风电与智慧能源联合实验室、高效清洁智能发电联合研究院、智慧电站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重点校企合作平台,共同承担重大研发项目,加快科技成果开发与产业化;学校多方位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与20余家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化多领域交流与合作,为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积极推进校际合作,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推动高校之间优势资源共享互补,促进校际协同创新。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