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哈尔滨体育学院最新排名:哈尔滨体育学院全国排名第715位,仅次于长沙师范学院;黑龙江省内排行第20名,仅次于大庆师范学院;全国体育类高校排名第10名,仅次于成都体育学院。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哈尔滨体育学院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哈尔滨体育学院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1. 哈尔滨体育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哈尔滨体育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538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538 | 哈尔滨体育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市 | 体育 | 省属 |
2023 | 600 | 哈尔滨体育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市 | 体育 | 省属 |
2022 | 600 | 哈尔滨体育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市 | 体育 | 省属 |
2. 哈尔滨体育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哈尔滨体育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393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393 | 哈尔滨体育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市 | 体育 | 省属 |
2023 | 417 | 哈尔滨体育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市 | 体育 | 省属 |
2022 | 389 | 哈尔滨体育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市 | 体育 | 省属 |
2021 | 379 | 哈尔滨体育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市 | 体育 | 省属 |
在黑龙江省内高校排名中,哈尔滨体育学院排在黑河学院之上,仅次于大庆师范学院,排第20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19 | 大庆师范学院 | 师范 | 黑龙江 大庆市 | 公办 | |
20 | 哈尔滨体育学院 | 体育 | 黑龙江 哈尔滨市 | 省属 | 公办 |
21 | 黑河学院 | 综合 | 黑龙江 黑河市 | 省属 | 公办 |
在体育类高校排行中,哈尔滨体育学院仅次于成都体育学院,排名第10位,排在山东体育学院之上。
体育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9 | 成都体育学院 | 四川 成都市 | 省属,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10 | 哈尔滨体育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市 | 省属 | 公办 |
11 | 山东体育学院 | 山东 济南市 | 公办 |
哈尔滨体育学院创办于1956年,现已建设成为冰雪特色鲜明,学科布局合理,专业协调发展,教学、科研、竞赛、训练和社会服务成绩卓著的高等体育学府,是我国冰雪体育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隶属于黑龙江省教育厅,各类全日制在校生6000余人。
学校总占地面积278.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48万平方米,由哈市主校区和尚志校区(教学训练基地和高山滑雪场)组成。学校现有教职工63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2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25人。学校逐步形成了中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设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分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专业方向,博士生导师25人;设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分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康复学、冰雪运动学和体育艺术学7个专业方向,硕士生导师151人;设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英语、新闻学、舞蹈表演、运动康复、休闲体育、体育经济与管理、冰雪运动等12个本科专业。设有世界仅有的两所国际冰球联合会项目推广和人才培养机构之一的国际冰球联合会(哈尔滨)教育发展中心,设有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设立的中国冰雪信息研究中心,设有全国唯一的冰雪项目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校已经建设成以教学、科研、竞赛、训练和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坚持以特色办学为引领,提升核心竞争力,着力加强运动队建设。在不断的摸索与创新中,先后为国家培养出了罗致焕、王金玉、刘凤荣、申雪、赵宏博、王濛、王曼丽、于凤桐、张丹、张昊、刘佳宇、张义威、蔡雪桐、范可新、臧一泽、金博洋、隋文静、韩聪、王冰玉、柳荫等世界顶尖级冰雪运动竞技人才,以及潘立权、任立恒、陈璨、付伟、王福全、王本余、周妍、岳清爽、刘锐、范宏文、于静、张鑫、隋宝库、杨春媛、武大伟、高凡等国内高水平教练员,成为我国冬季项目主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多年来,学校培养的冰雪项目高水平竞技人才共为国家夺得冬奥会金牌10枚(截至目前,我国共获得冬奥会金牌22枚)。学校光荣入选首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培训基地,是北京以外唯一的高校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