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排名全国第几位(2025-2022最新)

院校 / 大学排名 2024-12-09 13:53:22

2025年,湖南大学最新排名:湖南大学全国排名第33位,仅次于电子科技大学;湖南省内排行第2名,仅次于中南大学;全国综合类高校排名第23名,仅次于吉林大学。

湖南大学排名全国第几位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湖南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湖南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湖南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湖南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湖南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32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32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329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232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132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 湖南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湖南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31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31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331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230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131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3. 湖南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QS版)

按Q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湖南大学2025年全国排名第27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527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429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336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234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4. 湖南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湖南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12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312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211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114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市综合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二:湖南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湖南省内高校排名中,湖南大学排在湖南师范大学之上,仅次于中南大学,排第2位。

省内排名院校名称类型所在地级别性质
1中南大学综合湖南 长沙市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公办
2湖南大学综合湖南 长沙市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公办
3湖南师范大学师范湖南 长沙市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公办

三:湖南大学在综合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综合类高校排行中,湖南大学仅次于吉林大学,排名第23位,排在重庆大学之上。

综合类排名院校名称所在地级别性质
22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市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五院四系,省部共建,101计划公办
23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市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公办
24重庆大学重庆 沙坪坝区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E9,省部共建,101计划公办

四:湖南大学简介

湖南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前临碧波荡漾的湘江,后倚秀如琢玉的岳麓山,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称。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传道济民、爱国务实、经世致用、兼容并蓄”的教育传统,积淀了以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校风“博学、睿思、勤勉、致知”为核心的湖大精神,培育和熏陶了以王夫之、陶澍、魏源、贺长龄、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谭嗣同、黄兴、蔡锷、杨昌济、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邓中夏、李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彪炳史册的杰出人才。师生中涌现出42位学部委员和“两院”院士,“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成为学校人才辈出的生动写照。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科技成果突出。拥有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含共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1个、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1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3个、国防科工局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3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6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近五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9项。学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获批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学校运营管理的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是第三家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算力水平国际先进、国内领先。2023年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筹)。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