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工业大学最新排名:浙江工业大学全国排名第82位,仅次于陕西师范大学;浙江省内排行第2名,仅次于浙江大学;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第26名,仅次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浙江工业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浙江工业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1. 浙江工业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浙江工业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64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64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 杭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3 | 70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 杭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2 | 66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 杭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1 | 73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 杭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 浙江工业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浙江工业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75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75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 杭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3 | 80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 杭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2 | 78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 杭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1 | 76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 杭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3. 浙江工业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浙江工业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74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3 | 74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 杭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2 | 80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 杭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1 | 74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 杭州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在浙江省内高校排名中,浙江工业大学排在宁波大学之上,仅次于浙江大学,排第2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1 | 浙江大学 | 综合 | 浙江 杭州市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C9,省部共建,101计划 | 公办 |
2 | 浙江工业大学 | 理工 | 浙江 杭州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公办 |
3 | 宁波大学 | 综合 | 浙江 宁波市 | 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公办 |
在理工类高校排行中,浙江工业大学仅次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排名第26位,排在合肥工业大学之上。
理工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25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湖北 武汉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公办 |
26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 杭州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公办 |
27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 合肥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公办 |
浙江工业大学是东部沿海地区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首批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和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学校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先后经历了杭州化工学校、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浙江化工学院和浙江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浙江工业大学。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拔尖创新人才为引领、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体、复合型人才为特色,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行业精英和领军人才。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各类优秀人才35余万人。现有本科招生专业65个,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门类。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未覆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2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13个。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药理学与毒物学、社会科学总论等9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其中化学、工程学等2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
(数据不含独立学院,数据发布于202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