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大学排名全国第几位(2025-2022最新排名表)

院校 / 大学排名 2024-12-16 15:49:11

2025年,大连民族大学最新排名:大连民族大学全国排名第493位,仅次于安徽科技学院;辽宁省内排行第31名,仅次于鲁迅美术学院;全国民族类高校排名第6名,仅次于广西民族大学。

大连民族大学排名全国第几位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大连民族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大连民族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大连民族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大连民族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大连民族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386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386大连民族大学辽宁 大连市民族研究生院,部委院校
2023390大连民族大学辽宁 大连市民族研究生院,部委院校
2022406大连民族大学辽宁 大连市民族研究生院,部委院校

2. 大连民族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大连民族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265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265大连民族大学辽宁 大连市民族研究生院,部委院校
2023274大连民族大学辽宁 大连市民族研究生院,部委院校
2022256大连民族大学辽宁 大连市民族研究生院,部委院校
2021244大连民族大学辽宁 大连市民族研究生院,部委院校

二:大连民族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辽宁省内高校排名中,大连民族大学排在沈阳音乐学院之上,仅次于鲁迅美术学院,排第31位。

省内排名院校名称类型所在地级别性质
30鲁迅美术学院艺术辽宁 沈阳市省重点,保研,八大美院公办
31大连民族大学民族辽宁 大连市研究生院,部委院校公办
32沈阳音乐学院艺术辽宁 沈阳市省属公办

三:大连民族大学在民族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民族类高校排行中,大连民族大学仅次于广西民族大学,排名第6位,排在贵州民族大学之上。

民族类排名院校名称所在地级别性质
5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南宁市省重点,研究生院公办
6大连民族大学辽宁 大连市研究生院,部委院校公办
7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市省重点,研究生院公办

四:大连民族大学简介

大连民族大学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全国110多所中央部属高校之一,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民族高等学校,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建设目标为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学校现有开发区和金石滩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717亩。学校1984年立项筹建,1993年招生办学,是国家民委、教育部、辽宁省政府、大连市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生物工程、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会计学等9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工程、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行政管理、产品设计、新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自动化、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建筑学、日语、信息与计算科学、会计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统计学、环境科学、经济学、视觉传达设计等27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成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10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61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组建5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学校拥有生物工程、民族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电子信息、国际商务、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林业、艺术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12个,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个,省部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和智库等18个。拥有教育部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2个,省部级实践教育基地14个,省部级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获批组建文冠果产业国家创新联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成就奖1人,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4项、二等奖30项。200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首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学校,2007年在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学校的本科创新教育、双语教学、课程教学国际化等特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建校以来,培养毕业生近7万人,就业率连续24年保持在90%以上。

学校设有经济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理学院、预科教育学院、国际商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建筑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体育教学研究部等21个教学科研单位,本科专业58个,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农八大学科门类。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招生,56个民族学生齐聚校园。学校现有教职工1300多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占近70%,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超过95%。教师中拥有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民委领军人才、国家民委教学名师、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领军人才、辽宁省教学名师等优秀人才160多人次。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