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排名全国第几位(2025-2022最新排名表)

院校 / 大学排名 2025-03-14 10:30:27

2025年,华东理工大学最新排名:华东理工大学全国排名第44位,仅次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市内排行第6名,仅次于上海科技大学;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第14名,仅次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排名全国第几位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华东理工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华东理工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华东理工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华东理工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华东理工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44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44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徐汇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344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徐汇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245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徐汇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145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徐汇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 华东理工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华东理工大学2025年全国排名第40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540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徐汇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441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徐汇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336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徐汇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243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徐汇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139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徐汇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3. 华东理工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QS版)

按Q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华东理工大学2025年全国排名第42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542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徐汇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441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徐汇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338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徐汇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233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徐汇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4. 华东理工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华东理工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64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364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徐汇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260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徐汇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02150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徐汇区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二:华东理工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上海市内高校排名中,华东理工大学排在上海财经大学之上,仅次于上海科技大学,排第6位。

省内排名院校名称类型所在地级别性质
5上海科技大学理工上海 浦东新区双一流,省属,保研,研究生院公办
6华东理工大学理工上海 徐汇区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公办
7上海财经大学财经上海 杨浦区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公办

三:华东理工大学在理工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理工类高校排行中,华东理工大学仅次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第14位,排在北京交通大学之上。

理工类排名院校名称所在地级别性质
1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 南京市211,双一流,保研,研究生院,国防七子公办
14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徐汇区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公办
15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海淀区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公办

四:华东理工大学简介

学校现有徐汇和奉贤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127亩,各类建筑总面积93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354万册。建有分析测试中心、珠宝检测中心等国家级计量认证单位。学校已连续13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校园)”光荣称号。

学校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6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5万余人。现有教职员工近300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14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拥有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高水平创新团队11个,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崭露头角。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3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建校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40万余名毕业生,遍布海内外。校友中32人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当选海外院士,一大批毕业生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中坚和骨干。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