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青海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今年最低录取分预估)

志愿填报 / 分数线预测 2024-12-26 16:01:48

2025年青海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今年最低考多少分才能上青海大学?2025年青海大学招生分数线高吗?会涨还是会降?

2023青海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今年最低录取分预估)

一:2025青海大学录取分数线(预估)

根据去年(2024年)青海大学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得知:

1、在本省:在青海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51分、文科489分。

2、在外省:在陕西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511分、文科506分;在黑龙江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92分;在天津市(本科A)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598分,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另外还可以通过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科学评估青海大学2025年在各省的预估录取分数线与录取率。

二:青海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在各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025年考生或家长们可查询如下表格,找到青海大学在本省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等数据,科学预测该院校今年在本省最低录取投档线。

省份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科)物理类58932630465
北京(本科)综合类59012614434
重庆(本科)物理类55033580427
福建(本科)物理类58621814449
甘肃(本科)物理类55215301370
广东(本科)物理类56552505442
广西(本科)物理类56817775371
贵州(本科)物理类51045483380
海南(本科)综合类6317228483
河北(本科)物理类54957150448
历史类56810814449
河南(本一)理科57346513511
文科5628811521
黑龙江(本科)物理类59210251360
湖北(本科)历史类5587871432
物理类58525224437
湖南(本科)物理类56233236422
历史类5509295438
江西(本科)物理类57820984448
江苏(本科)物理类59534819462
辽宁(本科)物理类55031518368
宁夏(本一)理科4629236432
青海(本一)理科4514543343
文科4891176411
山东(1段)综合类53797141444
山西(本一A)理科54824198506
陕西(本一)理科51139532475
文科5069673488
上海(本科)综合类50817567403
四川(本一)理科57842941539
文科5549462529
天津(本科A)综合类59812245475
新疆(本一)理科41114884390
云南(本一)理科54128554505
浙江(1段)综合类555105161492

三、青海大学简介

青海大学坐落于高原古城——夏都西宁。学校前身为青海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1960年11月,与青海农牧学院、青海医学院、青海财经学院合并为青海大学,1969年被撤销。1971年恢复青海工农学院,设有工、农两大学科。1988年恢复青海大学。1997年10月,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并入青海大学。2001年1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财经职业学院整建制划归青海大学,2004年青海医学院并入,组建成新的青海大学。

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了一所以工、农、医、管、经、理、法、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占地3239.88亩,面向全球和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6万余人,其中本科生近21000人、研究生50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5217人(其中,教学科研单位2087人,附属医院3130人),博士近800人,专业技术人员1821人,高级职称943人,具有正高职称的294人(二级教授22人),国家级人才4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2人。

学校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4个、省内一流建设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涉及二级学科20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有本科专业68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省级一流课程25门;获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2个,省级虚拟教研室3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卓越计划项目9项、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全国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全国思政名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3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字头实验室6个,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复份库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部级科研平台36个,省级科研平台63个;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有部省合建盐湖化工、生态农牧大型系列研究设施,青海乡村振兴学院。2016年以来,学校获批科研项目3248项,其中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1项,科研经费总计达21亿元,鉴定科研成果110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全国争先创优奖3项,省部级及以上奖143项、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3人次。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全方位、多领域、有特色、高水平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加入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泰中教育联盟、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大学联盟、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等国际学术组织和联盟。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获批“藏医药国际合作基地(青海)”。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马兰西亚理科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签署合作协议,培养国际化人才。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三江源生态保护、高原农牧业、高原医学、藏医药学、盐湖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人才,为青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关推荐:

青海大学全国排名(2025-2022最新排名)

青海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最新公布)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