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是几本院校?属于一本还是二本大学呢?学校实力到底怎么样?
太原理工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批次都是第一批次招生,所以太原理工大学属于一本大学!
另外赶考猫从太原理工大学官网得知:太原理工大学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一所理工类公办本科院校,省内第一批次录取院校(一本)。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安全工程;山西省级特色专业4个:车辆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采矿工程。
包含2024年太原理工大学在各省市录取的本科批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等。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山西省(本一A) | 理科 | 562 | 18722 | 506 |
文科 | 543 | 4063 | 516 | |
山西省(本一A1) | 理科 | 541 | 27087 | 506 |
山西省(本一B) | 理科 | 534 | 30252 | 506 |
安徽省(本科) | 历史类 | 591 | 4727 | 462 |
物理类 | 597 | 27077 | 465 | |
北京市(本科) | 综合类 | 587 | 13194 | 434 |
重庆市(本科) | 历史类 | 564 | 4416 | 428 |
物理类 | 568 | 25204 | 427 | |
福建省(本科) | 物理类 | 596 | 17567 | 449 |
甘肃省(本科) | 物理类 | 580 | 8615 | 370 |
广东省(本科) | 物理类 | 584 | 33690 | 442 |
广西省(本科) | 物理类 | 572 | 16189 | 371 |
贵州省(本科) | 物理类 | 552 | 24126 | 380 |
海南省(本科) | 综合类 | 626 | 7880 | 483 |
河北省(本科) | 物理类 | 568 | 38490 | 448 |
历史类 | 598 | 4601 | 449 | |
河南省(本一) | 理科 | 585 | 35066 | 511 |
文科 | 579 | 4869 | 521 | |
黑龙江省(本科) | 物理类 | 542 | 21997 | 360 |
历史类 | 572 | 2556 | 410 | |
湖北省(本科) | 历史类 | 576 | 4923 | 432 |
物理类 | 591 | 21997 | 437 | |
湖南省(本科) | 历史类 | 572 | 5289 | 438 |
物理类 | 574 | 26214 | 422 | |
江西省(本科) | 物理类 | 581 | 19238 | 448 |
吉林省(本科) | 物理类 | 552 | 14550 | 345 |
江苏省(本科) | 历史类 | 581 | 8108 | 478 |
物理类 | 593 | 36502 | 462 | |
辽宁省(本科) | 物理类 | 573 | 23199 | 368 |
历史类 | 579 | 3414 | 400 | |
内蒙古(本一A) | 理科 | 519 | 17201 | 471 |
宁夏(本一) | 理科 | 498 | 5138 | 432 |
青海省(本一) | 理科 | 454 | 4325 | 343 |
陕西省(本一) | 理科 | 551 | 22169 | 475 |
文科 | 527 | 5920 | 488 | |
上海市(本科) | 综合类 | 520 | 14532 | 403 |
四川省(本一) | 理科 | 605 | 23113 | 539 |
文科 | 567 | 5934 | 529 | |
天津市(本科A) | 综合类 | 602 | 11304 | 475 |
新疆(本一) | 理科 | 484 | 6420 | 390 |
文科 | 472 | 2073 | 425 | |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 | 理科 | 391 | 3374 | 390 |
文科 | 399 | 1014 | 425 | |
云南省(本一) | 理科 | 580 | 13358 | 505 |
数据来源于赶考猫:www.gankaomao.com |
太原理工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世纪学府,坐落于具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其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为中国创办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堂之一。1953年,学校独立建校,定名太原工学院,直属国家高教部;1962年划归山西省管理;1984年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与直属于国家煤炭工业部的山西矿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合并,组建太原理工大学,同年跻身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开启了改革发展的新篇章。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120多年来,学校始终秉承“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文体为舟、承载德智、全面发展”的办学传统,彰显“敢为人先、敢于竞争、勇于创新”的精神气质,涌现出一批学术大师、行业翘楚和道德楷模,如著名教育家赵宗复、“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中国“前寒武纪地质学开拓者和奠基人”王曰伦、圆弧齿轮专家朱景梓、“煤化工科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谢克昌、“知识分子楷模”栾茀、“草原公仆”云布龙等,深刻诠释着百廿老校“得天下英才以育之、育一代新人以报国”的崇高追求。
学校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等9个门类,设有26个专业学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筹)。现有明向、迎西、虎峪、柏林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213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学校在校学生43161名、国际学生399名、教职工3999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双聘院士10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8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9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7名。学校入选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和创新创业50强高校,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荣膺首批“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曾连续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累计承担“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各类项目1818项;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43项。学校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近年来,学校努力打造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才智引擎,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等累计为地方和行业企业创造经济效益逾百亿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