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庄学院是几本院校?属于一本还是二本大学呢?学校实力到底怎么样?
南京晓庄学院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批次都是第二批次招生,所以南京晓庄学院属于二本大学!
另外赶考猫从南京晓庄学院官网得知:南京晓庄学院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师范类公办本科院校,省内本科批次录取院校。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小学教育;江苏省级特色专业2个:小学教育、应用心理学;省重点、培育专业专业5个:化学类(包括化学与应用化学)、心理学类(包括应用心理学和社会工作)、教育学类(包括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
包含2024年南京晓庄学院在各省市录取的本科批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等。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江苏省(本科) | 历史类 | 514 | 34139 | 478 |
物理类 | 524 | 113931 | 462 | |
安徽省(本科) | 历史类 | 552 | 12216 | 462 |
物理类 | 560 | 54979 | 465 | |
北京市(本科) | 综合类 | 493 | 33792 | 434 |
重庆市(本科) | 历史类 | 498 | 15290 | 428 |
物理类 | 523 | 47654 | 427 | |
福建省(本科) | 历史类 | 514 | 10172 | 431 |
物理类 | 535 | 50348 | 449 | |
甘肃省(本科) | 物理类 | 483 | 39749 | 370 |
历史类 | 511 | 7363 | 421 | |
广东省(本科) | 历史类 | 503 | 37245 | 428 |
广西省(本科) | 物理类 | 473 | 75232 | 371 |
历史类 | 488 | 19446 | 400 | |
贵州省(本科) | 物理类 | 427 | 113147 | 380 |
历史类 | 487 | 23577 | 442 | |
河北省(本科) | 物理类 | 543 | 63909 | 448 |
历史类 | 564 | 11947 | 449 | |
河南省(本二) | 理科 | 508 | 134903 | 396 |
文科 | 520 | 26237 | 428 | |
湖北省(本科) | 物理类 | 528 | 66198 | 437 |
历史类 | 529 | 14162 | 432 | |
湖南省(本科) | 历史类 | 502 | 23825 | 438 |
物理类 | 509 | 78340 | 422 | |
江西省(本科) | 物理类 | 532 | 53732 | 448 |
历史类 | 546 | 11573 | 463 | |
辽宁省(本科) | 历史类 | 508 | 10861 | 400 |
宁夏(本二) | 文科 | 494 | 3571 | 419 |
青海省(本一) | 文科 | 422 | 3954 | 411 |
山西省(本二A) | 理科 | 501 | 46930 | 418 |
文科 | 519 | 7445 | 446 | |
陕西省(本二) | 理科 | 462 | 69771 | 372 |
文科 | 480 | 16453 | 397 | |
上海市(本科) | 综合类 | 428 | 36833 | 403 |
四川省(本二) | 理科 | 489 | 151891 | 459 |
文科 | 514 | 29427 | 457 | |
云南省(本二) | 理科 | 491 | 56145 | 420 |
文科 | 538 | 18637 | 480 | |
数据来源于赶考猫:www.gankaomao.com |
南京晓庄学院是由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建、南京市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927年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是我国乡村师范教育发祥地,是近代中国教育家精神策源地。1951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复校。2000年,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和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合并建立南京晓庄学院。2014年,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并入。近百年来,南京晓庄学院始终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命运与共,在教育改革、发展波澜壮阔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陶行知、蔡元培、赵叔愚、陈鹤琴、黄齐生、陈志潜、杨效春、秉志、江问渔、张宗麟、田汉等一大批名师先贤曾在此执教。学校传承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形成了“教学做合一”的校训、“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校风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学校坚持培养一流本科人才,建校97年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约20万名基础教育师资和各类专门人才,涌现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吴邵萍等杰出校友为代表的数万名中小学特级教师、教学名师和教育管理者。近年来,小学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前教育、旅游管理、社会工作、汉语言文学、英语、物流管理等9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各类省级专项品牌专业7项。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深度参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特等奖1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高等教育类)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5项,获批4个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27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建有14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1门,省级美育大讲堂2项,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3门,省级美育精品课程1门;立项省级教材17部,获批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1部,3部教材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获得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类研究项目30余项。近两年,在校学生在省级或二类以上学科竞赛、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获奖近1000项;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获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考核A等高校”,建成江苏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基地。
学校致力“学术晓庄”建设,充分发挥学科科研引领作用。学校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发布国内第一本教师教育蓝皮书《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系统提出了推进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学校确立了以教师教育为主体,以新文科和新工科为两翼的三大学科体系,持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培养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与学术团队,注重科研产出能力,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不断提高综合科研实力,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近5年来,学校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0余篇,CSSCI、SCI、SSCI等收录期刊发文量大幅增长,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学校获哲学社会科学、科学技术等省市优秀成果奖近100项,建有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等12个省级科研平台。学校获批3个“十四五”省级重点学科,14个“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入选“江苏省科技副总”67人,获批省产学研项目100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