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创办于1907年,学校现有7个国家级专业,9个省级(直辖市)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3682名新生,涉及25个省市,那福建师范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在传统高考省份,福建师范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内蒙古(本一A)理科471分、文科506分,宁夏(本一)理科446分、文科543分,山西省(本一B)理科509分、文科521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河南省 | 本一 | 理科 | 539 | 511 |
内蒙古 | 本一A | 理科 | 471 | 471 |
宁夏 | 本一 | 理科 | 446 | 432 |
山西省 | 本一B | 理科 | 509 | 506 |
陕西省 | 本二 | 理科 | 456 | 372 |
四川省 | 本一 | 理科 | 539 | 539 |
新疆 | 本二 | 理科 | 357 | 262 |
云南省 | 本一 | 理科 | 521 | 505 |
河南省 | 本一 | 文科 | 521 | 521 |
内蒙古 | 本一A | 文科 | 506 | 478 |
宁夏 | 本一 | 文科 | 543 | 496 |
山西省 | 本一B | 文科 | 521 | 516 |
陕西省 | 本二 | 文科 | 470 | 397 |
四川省 | 本一 | 文科 | 532 | 529 |
新疆 | 本二(单列类外语) | 文科 | 362 | 304 |
云南省 | 本二 | 文科 | 552 | 480 |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福建师范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福建省(本科)历史类518分、物理类526分,广东省(本科)历史类509分、物理类531分,河北省(本科)历史类526分、物理类536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安徽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78 | 465 |
重庆市 | 本科 | 物理类 | 514 | 427 |
福建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26 | 449 |
甘肃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05 | 370 |
广东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31 | 442 |
广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31 | 371 |
贵州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45 | 380 |
河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36 | 448 |
黑龙江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92 | 360 |
湖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37 | 437 |
湖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07 | 422 |
江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49 | 448 |
辽宁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14 | 368 |
安徽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92 | 462 |
重庆市 | 本科 | 历史类 | 526 | 428 |
福建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18 | 431 |
甘肃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07 | 421 |
广东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09 | 428 |
广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87 | 400 |
贵州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27 | 442 |
河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26 | 449 |
黑龙江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28 | 410 |
湖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58 | 432 |
湖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02 | 438 |
江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28 | 463 |
辽宁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85 | 400 |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福建师范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海南省(本科)综合类588分、天津市(本科A)综合类561分、浙江省(1段)综合类497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海南省 | 本科 | 综合类 | 588 | 483 |
山东省 | 1段 | 综合类 | 517 | 444 |
天津市 | 本科A | 综合类 | 561 | 475 |
浙江省 | 1段 | 综合类 | 497 | 492 |
附:福建师范大学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海滨邹鲁”之誉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百年省属高等学府。学校肇始于1907年清朝帝师陈宝琛先生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2012年,福建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8年被确定为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2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百载春秋,薪火相传。叶圣陶、郭绍虞、董作宾、林兰英、郑作新、黄维垣、唐仲璋、唐崇惕、姚建年等诸多蜚声海内外的大师巨匠曾在学校任教。经过一代又一代师大人的传承创新,学校砥砺出“知明行笃,立诚致广”的校训精神,孕育了“重教、勤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着力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等一大批高级别荣誉称号。滋兰树蕙,桃李芬芳。建校以来,学校向社会培养输送各级各类人才近60万名,为国家和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本部共有旗山、仓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4000多亩。现有本科专业85个(202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专业75个),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2.5万余人,各类研究生1万余人。拥有专任教师2059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61.39%、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67.12%,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各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7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青年项目2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含海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3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