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是多少「最新公布」

志愿填报 / 录取分数线 2024-10-22 11:28:02

上海理工大学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创办于1906年,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专业。2024年在全国29个省市招生,一共招收新生3556人,那2024年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哪些省市录取分数线较高呢?

上海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官方公布」

一、上海理工大学2024年在传统高考省份录取分数线(文科+理科)

上海理工大学2024年在传统高考省份录取情况:理科类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四川省(本一)录取分数598分;文科类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云南省(本一)录取分数578分。

省份录取批次科目最低分省控线
河南省本一文科546521
内蒙古本一A文科537478
宁夏本一文科515496
山西省本一B文科527516
陕西省本一文科540488
四川省本一文科558529
新疆本一文科430425
云南省本一文科578550
河南省本一理科588511
内蒙古本一A理科558471
宁夏本一理科502432
山西省本一B理科562506
陕西省本一理科572475
四川省本一理科598539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理科387390
云南省本一理科572505
数据来源于赶考猫:https://www.gankaomao.com/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录取分数线(3+1+2高考模式)

2024年上海理工大学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录取情况:物理类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福建省(本科)录取分数606分;历史类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河北省(本科)录取分数599分。

省份录取批次科目最低分省控线
安徽省本科物理类601465
重庆市本科物理类583427
福建省本科物理类606449
甘肃省本科物理类563370
广东省本科物理类588442
广西省本科物理类570371
贵州省本科物理类561380
河北省本科物理类580448
黑龙江省本科物理类586360
湖北省本科物理类593437
湖南省本科物理类580422
江西省本科物理类590448
吉林省本科物理类0345
江苏省本科物理类601462
辽宁省本科物理类600368
安徽省本科历史类574462
重庆市本科历史类559428
福建省本科历史类551431
甘肃省本科历史类538421
广东省本科历史类565428
广西省本科历史类551400
贵州省本科历史类548442
河北省本科历史类599449
黑龙江省本科历史类571410
湖北省本科历史类566432
湖南省本科历史类565438
江西省本科历史类565463
吉林省本科历史类0369
江苏省本科历史类566478
辽宁省本科历史类561400
数据来源于赶考猫:https://www.gankaomao.com/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录取分数线(3+3高考模式)

上海理工大学2024年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综合类录取情况: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浙江省(1段)录取分数622分;录取分数线最低的是上海市(本科)录取分数540分;

省份录取批次科目最低分省控线
北京市本科综合类581434
山东省1段综合类574444
上海市本科综合类540403
天津市本科A综合类611475
浙江省1段综合类622492
数据来源于赶考猫:https://www.gankaomao.com/

上海理工大学简介

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是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的办学文脉可追溯到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1906年,美国基督教南北浸会在上海浦江之滨创建沪江大学。1928年,刘湛恩担任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学校全面纳入中国国民教育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沪江大学相关系科调整至华东各大学校,同时在沪江大学校址(今军工路校区)创办上海工业学校,后更名为上海机械专科学校(1959年)、上海机械学院(1960—1994年)、华东工业大学(1994—1996年)。1907年,德国医生宝隆博士创建德文医学堂,1912年增设工学堂。1922年,中法政府在德文医工学堂的原址(今复兴路校区)上合办中法国立工学院。抗战胜利后,与由重庆迁沪的国立高级机器职业学校合并,成立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改制为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后更名为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1983—1996年)。1996年,华东工业大学和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上海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由国家机械工业部划归上海市管理。2003年,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划出组建上海健康医学院)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划归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巍巍学府,沧桑百年,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孕育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和志士仁人,滋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工程专家和社会翘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余万优秀专业人才,享有中国“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学校在融合传承创新中凝练形成“信义勤爱,思学志远”的校训,激励新时代的上理人守正出新,砥砺奋进。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