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创办于1951年,是985、211、双一流建设大学,学校现有15个国家级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1865名新生,涉及28个省市,那华东师范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在传统高考省份,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河南省(本一)理科628分、文科581分,内蒙古(本一B)理科552分,陕西省(本一)理科624分、文科610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河南省 | 本一 | 理科 | 628 | 511 |
内蒙古 | 本一B | 理科 | 552 | 471 |
山西省 | 本一A | 理科 | 631 | 506 |
陕西省 | 本一 | 理科 | 624 | 475 |
四川省 | 本一 | 理科 | 644 | 539 |
新疆 | 本一 | 理科 | 463 | 390 |
云南省 | 本一 | 理科 | 630 | 505 |
河南省 | 本一 | 文科 | 581 | 521 |
山西省 | 本一A | 文科 | 595 | 516 |
陕西省 | 本一 | 文科 | 610 | 488 |
四川省 | 本一 | 文科 | 590 | 529 |
新疆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文科 | 480 | 425 |
云南省 | 本一 | 文科 | 637 | 550 |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安徽省(本科)历史类629分、物理类650分,重庆市(本科)历史类617分、物理类642分,江西省(本科)历史类613分、物理类618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安徽省 | 本科 | 物理类 | 650 | 465 |
重庆市 | 本科 | 物理类 | 642 | 427 |
福建省 | 本科 | 物理类 | 646 | 449 |
甘肃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80 | 370 |
广东省 | 本科 | 物理类 | 630 | 442 |
广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628 | 371 |
贵州省 | 本科 | 物理类 | 620 | 380 |
河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627 | 448 |
黑龙江省 | 本科 | 物理类 | 646 | 360 |
湖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632 | 437 |
湖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635 | 422 |
江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618 | 448 |
江苏省 | 本科 | 物理类 | 641 | 462 |
辽宁省 | 本科 | 物理类 | 651 | 368 |
安徽省 | 本科 | 历史类 | 629 | 462 |
重庆市 | 本科 | 历史类 | 617 | 428 |
福建省 | 本科 | 历史类 | 619 | 431 |
广东省 | 本科 | 历史类 | 611 | 428 |
广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623 | 400 |
贵州省 | 本科 | 历史类 | 616 | 442 |
河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633 | 449 |
黑龙江省 | 本科 | 历史类 | 626 | 410 |
湖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619 | 432 |
湖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601 | 438 |
江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613 | 463 |
江苏省 | 本科 | 历史类 | 618 | 478 |
辽宁省 | 本科 | 历史类 | 626 | 400 |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上海市(本科)综合类562分、天津市(本科A)综合类645分、浙江省(1段)综合类660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北京市 | 本科 | 综合类 | 648 | 434 |
海南省 | 本科 | 综合类 | 719 | 483 |
山东省 | 1段 | 综合类 | 629 | 444 |
上海市 | 本科 | 综合类 | 562 | 403 |
天津市 | 本科A | 综合类 | 645 | 475 |
浙江省 | 1段 | 综合类 | 660 | 492 |
附:华东师范大学简介
立德树人,攀高行远。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学校始终秉承“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崇高大学理想,恪守“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按照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确定的建设目标路径,锚定卓越航标,践行“育人、文明、发展”使命,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以推动更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三大卓越工程”(卓越育人工程、卓越学术工程、卓越服务工程)为重点,以“五个一流行动计划”(一流学科生态构筑计划、一流人才队伍引育计划、一流对外开放提质计划、一流治理能力提升计划、一流保障服务支撑计划)为支撑,构建卓越育人、卓越学术、卓越服务融通共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光荣事业做出持续性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历史性贡献!
学校目前设有4个学部、33个学院(系),包括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22个校管科研平台,另设有3个书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本科专业总数85个,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医学等11大学科门类。拥有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3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6个上海市高峰学科(I类:教育学、世界史,II类:地理学、统计学,IV类:岛屿大气与生态、智能教育),第五轮学科评估中40%参评学科获评A类学科。在历年评选中还曾获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和17个上海市一流学科(A类4个,B类1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