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是多少(最新公布)

志愿填报 / 录取分数线 2024-12-06 18:52:33

吉首大学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创办于1958年,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专业,4个省级(直辖市)专业,6个省重点、培育专业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6253名新生,涉及27个省市,那吉首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吉首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最新公布)

吉首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吉首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河南省(本二)理科495分、文科499分,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理科314分、文科327分,云南省(本二)理科458分、文科521分。

省份录取批次科目最低分省控线
河南省本二理科495396
内蒙古本二B理科366360
青海省本一理科344343
山西省本二A理科475418
陕西省本二理科463372
四川省本二理科534459
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理科314262
云南省本二理科458420
河南省本二文科499428
内蒙古本二B文科397381
青海省本一文科419411
山西省本二A文科507446
陕西省本二文科480397
四川省本二文科515457
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文科327304
云南省本二文科521480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吉首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重庆市(本科)物理类504分、历史类520分,黑龙江省(本科)物理类441分、历史类480分,江苏省(本科)历史类531分、物理类532分。

省份录取批次科目最低分省控线
安徽省本科物理类516465
重庆市本科物理类504427
福建省本科物理类537449
甘肃省本科物理类388370
广东省本科物理类517442
广西省本科物理类458371
贵州省本科物理类452380
河北省本科物理类507448
黑龙江省本科物理类441360
湖北省本科物理类506437
湖南省本科物理类434422
江西省本科物理类526448
江苏省本科物理类532462
辽宁省本科物理类445368
安徽省本科历史类516462
重庆市本科历史类520428
福建省本科历史类501431
甘肃省本科历史类480421
广东省本科历史类511428
广西省本科历史类486400
贵州省本科历史类508442
河北省本科历史类536449
黑龙江省本科历史类480410
湖北省本科历史类509432
湖南省本科历史类460438
江西省本科历史类557463
江苏省本科历史类531478
辽宁省本科历史类459400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吉首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海南省(本科)综合类483分、山东省(1段)综合类476分、浙江省(2段)综合类490分。

省份录取批次科目最低分省控线
海南省本科综合类483483
山东省1段综合类476444
天津市本科A综合类512475
浙江省2段综合类490269

附:吉首大学简介

吉首大学创办于1958年,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张家界市两地办学,是湖南省属综合性大学,也是武陵山片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先后成为国家民委与湖南省政府共建高校、一本批次录取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湖南省高水平建设大学、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普通高校。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现有教学学院22个,一级学科41个,本科专业73个,覆盖了12大学科门类。有省重点学科5个(其中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1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1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专业硕士点17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6个、省级一流课程48门。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共30余个。

学校在职教职员工近1500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70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共560余人。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新世纪百干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1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芙蓉学者、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人选、湖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等共51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有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五一劳动奖章2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徐特立教育奖获得者1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5人;宝钢教育基金奖获得者2人。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