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理工学院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创办于1987年,学校现有7个省级(直辖市)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4794名新生,涉及28个省市,那南阳理工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在传统高考省份,南阳理工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内蒙古(本二A)理科397分、文科452分,四川省(本二)理科497分、文科503分,云南省(本二)理科448分、文科523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河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24 | 396 |
内蒙古 | 本二A | 理科 | 397 | 360 |
宁夏 | 本二 | 理科 | 409 | 371 |
青海省 | 本一 | 理科 | 350 | 343 |
山西省 | 本二B | 理科 | 431 | 418 |
陕西省 | 本二 | 理科 | 441 | 372 |
四川省 | 本二 | 理科 | 497 | 459 |
新疆 | 本二 | 理科 | 296 | 262 |
云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48 | 420 |
河南省 | 本二 | 文科 | 430 | 428 |
内蒙古 | 本二A | 文科 | 452 | 381 |
宁夏 | 本二 | 文科 | 475 | 419 |
青海省 | 本一 | 文科 | 411 | 411 |
山西省 | 本二A | 文科 | 488 | 446 |
陕西省 | 本二 | 文科 | 463 | 397 |
四川省 | 本二 | 文科 | 503 | 457 |
新疆 | 本二 | 文科 | 363 | 304 |
云南省 | 本二 | 文科 | 523 | 480 |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南阳理工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重庆市(本科)历史类493分、物理类494分,广东省(本科)物理类491分、历史类493分,湖北省(本科)物理类476分、历史类480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安徽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9 | 465 |
重庆市 | 本科 | 物理类 | 494 | 427 |
福建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95 | 449 |
甘肃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59 | 370 |
广东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91 | 442 |
广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34 | 371 |
贵州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56 | 380 |
河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3 | 448 |
黑龙江省 | 本科 | 物理类 | 389 | 360 |
湖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76 | 437 |
湖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43 | 422 |
江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50 | 448 |
江苏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92 | 462 |
辽宁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52 | 368 |
安徽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72 | 462 |
重庆市 | 本科 | 历史类 | 493 | 428 |
福建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67 | 431 |
甘肃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55 | 421 |
广东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93 | 428 |
广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27 | 400 |
贵州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92 | 442 |
河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13 | 449 |
黑龙江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36 | 410 |
湖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80 | 432 |
湖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26 | 438 |
江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91 | 463 |
江苏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11 | 478 |
辽宁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00 | 400 |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南阳理工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山东省(1段)综合类460分、天津市(本科A)综合类515分、浙江省(1段)综合类500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海南省 | 本科 | 综合类 | 483 | 483 |
山东省 | 1段 | 综合类 | 460 | 444 |
天津市 | 本科A | 综合类 | 515 | 475 |
浙江省 | 1段 | 综合类 | 500 | 492 |
附:南阳理工学院简介
南阳理工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学校前身是1987年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的南阳大学;1993年1月国家教委批准建立南阳理工学院,原张仲景国医大学并入;2004年5月教育部批准升格本科院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批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产教融合项目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试点学校、科技部众创空间,以及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首批高校科研院所双创基地、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等诸多荣誉,办学实力、社会声誉逐年攀升,近三年我校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分别位居全国第467、400、374名,实现三连升,为中原高等教育更加出彩积极贡献力量。
建校36年来,学校弘扬“不甘示弱”的南工精神,秉承“厚德、博学、求真、至善”的南工校训,坚持“立本、立真、立特、立新”的办学理念,植根南阳、服务河南、面向全国,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开放办学之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占地面积近1760亩,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现有工、管、文、理、经、医、艺术、教育等八大学科门类;设有15个教学院部,53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2.5万余人;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19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152人,拥有一批河南省优秀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建设有河南省工程结构性能监测与控制、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主干课程、机械设计课程群、应用型本科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等一批创新型科技团队和教学团队;建设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河南省水资源与环境保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研发基地,河南省张仲景方药与免疫调节重点实验室、工业微生物资源与发酵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云计算虚拟化技术工程实验室、移动终端自适应处理技术工程实验室、信息感知与机器人应用技术、云计算及大数据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以及中医学、生物工程技术、智能自动化系统、先进制造技术省级实验教学中心等一大批科技研发实验创新平台;学校拥有近4万平方米现代化的图书馆,馆藏总量428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