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创办于1902年,是双一流建设大学,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专业,5个省级(直辖市)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5389名新生,涉及30个省市,那山西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在传统高考省份,山西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河南省(本一)理科524分、文科521分,青海省(本一)理科457分,四川省(本一)理科539分、文科529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河南省 | 本一 | 理科 | 524 | 511 |
内蒙古 | 本一A | 理科 | 489 | 471 |
宁夏 | 本一 | 理科 | 497 | 432 |
青海省 | 本一 | 理科 | 457 | 343 |
山西省 | 本一B | 理科 | 524 | 506 |
陕西省 | 本一 | 理科 | 500 | 475 |
四川省 | 本一 | 理科 | 539 | 539 |
新疆 | 本二(单列类外语) | 理科 | 332 | 262 |
云南省 | 本一 | 理科 | 508 | 505 |
河南省 | 本一 | 文科 | 521 | 521 |
内蒙古 | 本一A | 文科 | 513 | 478 |
山西省 | 本一A | 文科 | 534 | 516 |
陕西省 | 本一 | 文科 | 491 | 488 |
四川省 | 本一 | 文科 | 529 | 529 |
云南省 | 本一 | 文科 | 596 | 550 |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山西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河北省(本科)历史类544分、物理类559分,湖北省(本科)物理类548分、历史类552分,辽宁省(本科)历史类561分、物理类586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安徽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70 | 465 |
重庆市 | 本科 | 物理类 | 577 | 427 |
福建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70 | 449 |
甘肃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73 | 370 |
广东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45 | 442 |
广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391 | 371 |
贵州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80 | 380 |
河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59 | 448 |
黑龙江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33 | 360 |
湖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48 | 437 |
湖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42 | 422 |
江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57 | 448 |
吉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74 | 345 |
江苏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89 | 462 |
辽宁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86 | 368 |
安徽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61 | 462 |
重庆市 | 本科 | 历史类 | 562 | 428 |
福建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58 | 431 |
甘肃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68 | 421 |
广东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58 | 428 |
广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66 | 400 |
贵州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79 | 442 |
河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44 | 449 |
黑龙江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71 | 410 |
湖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52 | 432 |
湖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88 | 438 |
江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26 | 463 |
吉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66 | 369 |
江苏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69 | 478 |
辽宁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61 | 400 |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山西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海南省(本科)综合类629分、山东省(1段)综合类549分、上海市(本科)综合类501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北京市 | 本科 | 综合类 | 574 | 434 |
海南省 | 本科 | 综合类 | 629 | 483 |
山东省 | 1段 | 综合类 | 549 | 444 |
上海市 | 本科 | 综合类 | 501 | 403 |
天津市 | 本科A | 综合类 | 590 | 475 |
浙江省 | 1段 | 综合类 | 542 | 492 |
附:山西大学简介
山西大学是中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部省合建大学。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其悠远的文脉可以上溯至明清时期的晋阳书院、三立书院和令德堂书院。学校创办的山西大学堂译书院,是中国近代大学创办的第二所译书院,有力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山西大学名宿云集,人才辈出。抗战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山西大学辗转多地,坚持办学,众多师生参加抗战,投身民主革命,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献出了鲜血和生命。
新中国成立初期,山西大学共设有文、法、理、工、农、医等六个学院,教职员工增至1000余人,在校生达到近2200人,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上世纪五十年代,法学院改称财经学院,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并入北京大学,冶金工程系并入北京钢铁学院、纺织工程系和采矿工程系并入西北工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独立建院,山西大学为国家高等教育布局调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大学办学成绩斐然,先后实现了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院士、国家级科技大奖等一系列重大突破。1998年,山西大学成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大学;2005年,成为最早的一批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成为“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部省合建高校。2022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初心如磐,步履铿锵,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从地方大学到高等教育“国家队”的历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