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最新公布」

志愿填报 / 录取分数线 2024-10-08 11:01:45

清华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创办于1911年,是985、211、双一流建设大学,学校现有30个国家级专业,2个省级(直辖市)专业。2024年在全国30个省市招生,一共招收新生1420人,那2024年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哪些省市录取分数线较高呢?

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官方公布」

一、清华大学2024年在传统高考省份录取分数线(文科+理科)

清华大学2024年在传统高考省份录取情况:理科类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陕西省(本一)录取分数700分;文科类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云南省(本一)录取分数686分。

省份录取批次科目最低分省控线
河南省本一文科658521
内蒙古本一A文科640478
宁夏本一文科639496
青海省本一文科681411
山西省本一A文科643516
陕西省本一文科645488
四川省本一文科646529
新疆本一文科623425
云南省本一文科686550
河南省本一理科696511
内蒙古本一A理科695471
宁夏本一理科661432
青海省本一理科652343
山西省本一A理科687506
陕西省本一理科700475
四川省本一理科696539
新疆本一理科641390
云南省本一理科698505
数据来源于赶考猫:https://www.gankaomao.com/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录取分数线(3+1+2高考模式)

2024年清华大学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录取情况:物理类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黑龙江省(本科)录取分数704分;历史类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黑龙江省(本科)录取分数682分。

省份录取批次科目最低分省控线
安徽省本科物理类702465
重庆市本科物理类699427
福建省本科物理类696449
甘肃省本科物理类682370
广东省本科物理类692442
广西省本科物理类683371
贵州省本科物理类687380
河北省本科物理类683448
黑龙江省本科物理类704360
湖北省本科物理类692437
湖南省本科物理类691422
江西省本科物理类681448
吉林省本科物理类0345
江苏省本科物理类694462
辽宁省本科物理类699368
安徽省本科历史类673462
重庆市本科历史类673428
福建省本科历史类662431
甘肃省本科历史类663421
广东省本科历史类665428
广西省本科历史类679400
贵州省本科历史类672442
河北省本科历史类677449
黑龙江省本科历史类682410
湖北省本科历史类670432
湖南省本科历史类656438
江西省本科历史类669463
吉林省本科历史类0369
江苏省本科历史类668478
辽宁省本科历史类675400
数据来源于赶考猫:https://www.gankaomao.com/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录取分数线(3+3高考模式)

清华大学2024年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综合类录取情况: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浙江省(1段)录取分数707分;录取分数线最低的是上海市(本科)录取分数618分;

省份录取批次科目最低分省控线
北京市本科综合类698434
山东省1段综合类691444
上海市本科综合类618403
天津市本科A综合类674475
浙江省1段综合类707492
数据来源于赶考猫:https://www.gankaomao.com/

清华大学简介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逐步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学校先后恢复或新建了理科、文科、医学学科和经济管理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成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在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开展“双一流”建设,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清华大学共设22个学院、59个系,已成为一所设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医学和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

面向未来,清华大学将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坚持“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和“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弘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和“人文日新”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开拓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努力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