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联通录取高校排名前十名:北京邮电大学(第1,录取36人)、北京工业大学(第2,22人)、北京科技大学(第3,15人)、北京交通大学(第4,14人)、中国科学院大学(第5,14人)、中国传媒大学(第6,9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7,8人)、北京化工大学(第8,7人)、北京大学(第9,7人)、华北电力大学(第10,5人)。

中国联通的2024校招名单公布了,这份名单不仅是通信行业的一份“风向标”,更是对高校实力的一次另类检验。
根据中国联通2024年度拟接收高校毕业生信息公示:在京单位2024年度拟接收的国内高校毕业生拟录用249人,其中本科学历30人。未来想进入中国联通,哪些高校更受青睐?下面小编汇总了中国联通2024录取名单高校,看看中国联通最认可的大学,想进中国联通的考生家长重点关注!
| 中国联通2024年在京单位录用高校毕业生生源院校分布(录取高校排排行榜) | ||||
|---|---|---|---|---|
| 排名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 | 院校层次 | 2024录用人数 |
| 1 |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 | 211/双一流 | 36 |
| 2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 | 211/双一流 | 22 |
| 3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 211/双一流 | 15 |
| 4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 | 211/双一流 | 14 |
| 5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北京 | 双一流 | 14 |
| 6 | 中国传媒大学 | 北京 | 211/双一流 | 9 |
| 7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陕西 | 211/双一流 | 8 |
| 8 | 北京化工大学 | 北京 | 211/双一流 | 7 |
| 9 | 北京大学 | 北京 | 985/211/双一流 | 7 |
| 10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 | 211/双一流 | 5 |
| 11 | 东北大学 | 辽宁 | 985/211/双一流 | 5 |
| 12 | 中央民族大学 | 北京 | 985/211/双一流 | 5 |
| 13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 985/211/双一流 | 5 |
| 14 | 河北工业大学 | 河北 | 211/双一流 | 4 |
| 15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 | 双一流 | 4 |
| 16 | 中央财经大学 | 北京 | 211/双一流 | 4 |
| 17 | 清华大学 | 北京 | 985/211/双一流 | 4 |
| 18 | 安徽大学 | 安徽 | 211/双一流 | 3 |
| 19 |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 | 211/双一流 | 3 |
| 20 | 内蒙古大学 | 内蒙古 | 211/双一流 | 3 |
| 21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 | 985/211/双一流 | 3 |
| 22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 | 985/211/双一流 | 3 |
| 23 | 天津大学 | 天津 | 985/211/双一流 | 3 |
| 24 | 吉林大学 | 吉林 | 985/211/双一流 | 3 |
| 2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 | 985/211/双一流 | 3 |
| 26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北京 | 211/双一流 | 3 |
| 27 | 中国海洋大学 | 山东 | 985/211/双一流 | 3 |
| 28 | 首都师范大学 | 北京 | 双一流 | 2 |
| 29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北京 | 2 | |
| 30 | 北京联合大学 | 北京 | 2 | |
| 31 | 大连理工大学 | 辽宁 | 985/211/双一流 | 2 |
| 32 | 东北师范大学 | 吉林 | 211/双一流 | 2 |
| 33 | 北京工商大学 | 北京 | 2 | |
| 34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湖北 | 211/双一流 | 2 |
| 35 | 南开大学 | 天津 | 985/211/双一流 | 2 |
| 36 | 南京大学 | 江苏 | 985/211/双一流 | 2 |
| 37 | 兰州大学 | 甘肃 | 985/211/双一流 | 2 |
| 38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 | 985/211/双一流 | 1 |
| 39 | 南京邮电大学 | 江苏 | 双一流 | 1 |
| 40 | 西安邮电大学 | 陕西 | 1 | |
| 41 | 北京建筑大学 | 北京 | 1 | |
| 42 | 中国政法大学 | 北京 | 211/双一流 | 1 |
| 43 | 郑州大学 | 河南 | 211/双一流 | 1 |
| 44 | 湖南大学 | 湖南 | 985/211/双一流 | 1 |
| 45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北京 | 211/双一流 | 1 |
| 46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黑龙江 | 1 | |
| 47 | 北方工业大学 | 北京 | 1 | |
| 48 | 西南大学 | 重庆 | 211/双一流 | 1 |
| 49 | 武汉大学 | 湖北 | 985/211/双一流 | 1 |
| 50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 | 985/211/双一流 | 1 |
| 51 | 福州大学 | 福建 | 211/双一流 | 1 |
| 52 | 华中师范大学 | 湖北 | 211/双一流 | 1 |
| 53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河北 | 211/双一流 | 1 |
| 54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湖北 | 211/双一流 | 1 |
| 55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 | 985/211/双一流 | 1 |
| 56 | 重庆大学 | 重庆 | 985/211/双一流 | 1 |
| 57 | 辽宁大学 | 辽宁 | 211/双一流 | 1 |
| 58 |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 | 211/双一流 | 1 |
| 59 | 东北林业大学 | 黑龙江 | 211/双一流 | 1 |
| 60 |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 | 211/双一流 | 1 |
| 61 | 宁夏大学 | 宁夏 | 211/双一流 | 1 |
| 62 | 复旦大学 | 上海 | 985/211/双一流 | 1 |
| 63 | 电子科技大学 | 四 川 | 985/211/双一流 | 1 |
| 64 | 同济大学 | 上海 | 985/211/双一流 | 1 |
| 65 | 长安大学 | 陕西 | 211/双一流 | 1 |
| 66 | 山东大学 | 山东 | 985/211/双一流 | 1 |
| 67 | 西北工业大学 | 陕西 | 985/211/双一流 | 1 |
| 68 | 厦门大学 | 福建 | 985/211/双一流 | 1 |
| 总计 | 249 | |||
据统计,录用的249名同学,分别来自68所高校。从生源院校层次来看,985院校64人,211院校154人,双一流院校21人,其他普通本科院校10人,可见中国联通在京单位招聘的竞争还是比较大的。
在生源院校所在地分布上,来自北京高校的有179人,占比超过70%,可见北京毕业的应届生相对更有优势。
说到通信行业的“黄埔军校”,那就不能不提北京邮电大学。
36个名额,遥遥领先第二名,这不仅是数量的优势,更是质量的体现。
从基础通信知识到5G技术,再到人工智能领域,北邮的教学一向以实用性著称,而这正是企业最看重的硬实力。

北邮的学生不仅在理论上扎实,还能在实践中独当一面。
学校与通信行业的龙头企业长期合作,让学生们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一线项目。
进入社会后,他们几乎可以“无缝衔接”上岗。
中国联通的青睐也不是没有原因,毕竟谁不想招一些“即插即用”的人才呢?
作为国内科研实力的“天花板”,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今年也不负众望,拿下了14个名额,稳居前五。相比北邮的“技术派”,国科大更像是“学术派”,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通信行业的人才输送大户。

国科大的优势在于科研领域的深耕细作,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网络信息技术等前沿方向,取得了多项国际认可的成果。
这些领域恰好是通信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
可以说,国科大的学生不是在解决今天的问题,而是在为明天的通信世界铺路。
北大和华北电力大学分别拿下了7个和5个名额,虽然数量不多,但质量绝对过硬。
北大的学生以综合素质见长,尤其擅长跨学科应用,能将文科思维与信息技术结合,开拓出全新的思路。
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大数据和管理信息领域极为吃香。
华北电力大学虽然以电力行业闻名,但在通信领域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
学校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擅长设备调试和系统优化,这让他们在通信行业的技术岗位上游刃有余。
对于中国联通来说,这样的技术型人才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