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本科大学排名前十名:复旦大学(全国第4)、上海交通大学(全国第6)、同济大学(全国第17)、华东师范大学(全国第25)、上海科技大学(全国第26)、华东理工大学(全国第40)、上海财经大学(全国第52)、海军军医大学(全国第61)、上海大学(全国第69)、上海理工大学(全国第72)。
上海,作为全国第一大城市,城市GDP近十年和北京一直排在榜单前列,基础设施完善,各类建筑丰富。其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可以用“六边形战士”来形容,无论是职业教育、中小学、高中以及高等教育,在各方面都是在我国名列前茅的。其中上海的大学共有69所,本科院校共有41所,15所双一流大学。
那么,对于上海市高校而言,哪些高校的综合实力相对较强呢?哪些高校更值得考生和家长在2025年选择报考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校友会关于2025年上海市公办本科大学排名,看一看你所在的大学是否上榜?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星级 | 办学层次 |
---|---|---|---|
4 | 复旦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6 | 上海交通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17 | 同济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5 | 华东师范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26 | 上海科技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40 | 华东理工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2 | 上海财经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61 | 海军军医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69 | 上海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72 | 上海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3 | 东华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08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12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34 | 华东政法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5 | 上海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6 | 上海音乐学院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83 | 上海戏剧学院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202 | 上海体育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209 | 上海海洋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223 | 上海海事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277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88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306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349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389 | 上海电机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395 | 上海电力大学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409 | 上海政法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421 | 上海商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441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456 | 上海健康医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468 | 上海海关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503 | 上海公安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据榜单显示,一共有32所上海市公办大学上榜!其中,复旦大学位居全国第4名,雄居校友会2025上海市大学排名首位;上海交通大学位居第2,同济大学位居第3。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排行榜中位列前面那些高校,各有什么特色。
复旦大学,是一所老牌的985工程大学。在各类榜单中,与上海交通大学一起,都有居上海市第一高校的实力。在这份榜单中,复旦大学超上海交通大学,居上海市高校首位,居全国高校第3名,是上海市综合实力最好的大学。
其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中国史、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化学、外国语言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为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尤其是哲学、中国史、理论经济学、政治学、数学5个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的学科评估中获得A+评分,是复旦大学的王牌学科。
上海交大原名南洋公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多个源头之一,在第八年度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上海交大共有10个学科跻身世界500强,18个学科进入全球100强。
王牌专业有电气信息类,土建类,信息安全,机械类。毕业就业去向也是比较多的,像电力电网公司、通信公司、汽车行业、医疗卫生等。
历史沿革:
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1957年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7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学校始于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中德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7年由华人接办,先后改称为同济医工学校和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3年定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同济大学经过六次搬迁,先后辗转沪、浙、赣、桂、滇等地,1940年迁至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坚持办学。1946年回迁上海以后,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的综合性大学。
优势学科:
建筑和土木是同济的两块金字招牌,一个合格的建筑专业学生应该对美学、人文乃至哲学都有认知,所以同济的建筑专业,不能用简单的“工科”二字来概论。
多年的建筑底蕴,连同洋气的设计创意学院和优雅的艺术传媒学院,构成了同济在“工程师文化”之外的另一张名片。
同济的土木工程学科整体水平,在国内排名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土木第一校”。
近两年,土建行业渐趋没落,但同济的土建、设计专业不是它的唯一亮点。
在第5轮学科评估中,同济大学围绕人工智能设立了一级学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