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新,北京市最好大学排名前十名:北京大学(全国第1)、清华大学(全国第2)、中国科学院大学(全国第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全国第9)、中国人民大学(全国第12)、北京师范大学(全国第1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国第19)、北京理工大学(全国第24)、中国农业大学(全国第29)、北京协和医学院(全国第33)。
北京,作为帝都,其高等教育资源堪称丰厚,众多知名学府汇聚于此。中关村地区更是被8所985高校所环绕,若乘坐地铁四号线向北而行,仿佛是一场学府的盛宴,让人流连忘返。这些高校不仅与教育部紧密相邻,更得益于首都的丰富资源,无论是在学科建设、保研深造,还是在校招就业方面,都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那么,对于北京高校而言,哪些高校的综合实力相对较强呢?哪些高校更值得考生和家长在2025年选择报考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校友会关于2025年北京公办本科大学排名,看一看你所在的大学是否上榜?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星级 | 办学层次 |
---|---|---|---|
1 | 北京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2 | 清华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3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9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12 | 中国人民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14 | 北京师范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4 | 北京理工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9 | 中国农业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33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35 | 北京科技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41 | 北京交通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46 | 北京邮电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57 | 北京化工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60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64 | 北京林业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67 | 北京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71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71 | 中国政法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71 | 首都医科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77 | 首都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0 | 中国传媒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81 | 中央民族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83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93 | 中央财经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03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7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7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08 | 北京语言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10 | 华北电力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0 | 北京体育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15 | 外交学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26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7 | 北京电影学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34 | 中央戏剧学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51 | 北京工商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6 | 中央音乐学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76 | 中央美术学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79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82 | 北京建筑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98 | 北京联合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12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26 | 北方工业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28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228 | 中国音乐学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257 | 北京服装学院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66 | 中国戏曲学院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280 | 北京农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96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306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314 | 北京印刷学院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314 | 首都体育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342 | 北京舞蹈学院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353 |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363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389 | 北京物资学院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395 | 国际关系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56 | 中华女子学院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505 | 北京警察学院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510 |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517 | 首钢工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据榜单显示,一共有61所北京市公办大学上榜!其中,北京大学位居全国第1名,雄居校友会2025北京市大学排名首位;清华大学位居全国第2名,位居第2;中国科学院大学位居全国第3名,位居第3。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排行榜中位列前面那些高校,各有什么特色。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北大在人文社科、基础科学等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学校倡导通识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北京大学的特色:
◆ 在哲学、经济学、法学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是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的风向标。
◆ 基础科学研究实力雄厚,为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突破做出重要贡献。
◆ 提供丰富的国际交流机会,鼓励学生走出国门,参与全球化实践。
清华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清华大学不仅在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等理工科领域拥有绝对的优势,其在近年来的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学科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展现了全方位发展的办学理念。
清华大学的特色:
◆ 工程技术领域持续领先,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输送了大量高端人才。
◆ 人文社科发展迅速,经济与管理学科在国内外声誉显著提升。
◆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校友遍布各行各业,成为行业领军人物。
中国科学院大学大家并不陌生,简称“国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研究生教育为办学主体、精英化本科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创新型大学。
国科大以“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为办学理念,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包括所、院、台、中心等)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在2024年5月公布的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中,国科大国际排名17,位列内地高校第一。
国科大建立了一批科教融合学院,推进学校的教育平台与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的人才队伍、科研平台高度融合。由高水平研究所承办科教融合学院,在研究所的著名实验室基础上建立学院教研室,承担本科教学培养任务;各个学科凝聚了一大批高水平优秀科学家,参与教学的总体设计并走上了国科大的讲台;直接将研究所最优质的科研资源和智力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和教师资源,实现学院与研究所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