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考50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样的大学(2025报考推荐)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2024-12-26 19:44:40

2025年甘肃高考历史类50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历史类成绩在503分、504分、505分、506分、507分的甘肃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甘肃高考50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样的大学(2025报考推荐)

一、甘肃高考50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甘肃历史类考生50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西北师范大学(公办)、甘肃政法大学(公办)、西北师范大学(公办)、西北师范大学(公办)、西北师范大学(公办)、海南大学(公办)、内江师范学院(公办)、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公办)、海南师范大学(公办)、太原师范学院(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甘肃历史类50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244所)

以下为2024年甘肃高考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0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0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西北师范大学508 / 7744本科公办
2甘肃政法大学508 / 7744本科公办
3西北师范大学506 / 8030本科公办
4西北师范大学503 / 8448本科公办
5西北师范大学500 / 8905本科公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海南大学508 / 7744本科公办
2内江师范学院508 / 7744本科公办
3上海第二工业大学508 / 7744本科公办
4海南师范大学508 / 7744本科公办
5太原师范学院508 / 7744本科公办
6福建师范大学507 / 7887本科公办
7四川大学505 / 8160本科公办
8北京体育大学504 / 8311本科公办
9中央民族大学503 / 8448本科公办
10浙江财经大学503 / 8448本科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244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甘肃历史类50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西北师范大学

【办学历史】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继续在兰州办学,同时恢复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定名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被列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支持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省属高校。

【社会服务】学校充分发挥区位办学优势,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智库服务、教育培训、成果转化、教育资源输出、文化资源开放为主要内容,不断促进开放办学,拓展社会服务空间,为甘肃乃至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2、海南大学

办学条件优良。现有海甸校区、儋州校区、观澜湖校区、崖州湾科教园、城西科教园,分布在海口、三亚、儋州等地,校园占地面积6192亩,环境典雅大方、阳光温馨,具有浓厚人文气息和浓郁热带风情。学校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校舍建筑面积164万平方米,高标准科研试验基地3500余亩。

社会服务彰显担当。成立社会服务研究院、海南大学科技园,共建新药筛选及评价平台、三亚南繁研究院、三亚研究院、海洋科学试验中心、保亭研究院、塔岭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等。已建立41个科技小院,其中4个科技小院被中国农技协评选为“最美科技小院”。获批成立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海南省东坡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入选2022年度“中国智库索引(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获评A等级智库。

3、四川大学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

四川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近年来,学校围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建立了“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提出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确立了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新时代,学校将更加聚焦和强化“强基础、厚通识、宽视野、多交叉”,让“开放、包容、厚重、大气”的文化特质成为每一个川大学子的人生底色,让“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成为每一个川大学子的人生境界。学校建“金专”、铸“金课”,持续推行“探究式—小班化”等课程教学改革,扎实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擦亮“川大通识教育”名片,以内涵式发展推进教育升级。学校成功举办11届“国际课程周”,开展了“大川视界”学生海外访学计划。学校有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示范中心1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9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9个。2003年以来,学校获批立项2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个,独立或牵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40项(其中特等奖1项)、国家级一流课程128门,主编或副主编14种教材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高等教育类)。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3个。2015年以来,学校共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7项,金奖数位居全国第四,近三年在“挑战杯”国赛中获得特等奖和金奖11项。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7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3.1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近3000人。

相关推荐:

2024甘肃高考历史类一分一段排名表(最新位次查询)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