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高考54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样的大学(2025报考推荐)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2025-01-01 09:12:33

2025年河南新高考物理类54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543分、544分、545分、546分、547分的河南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河南新高考54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样的大学(2025报考推荐)

一、河南高考54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河南物理类考生54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南阳理工学院(单列专业)(公办)、平顶山学院(公办)、河南大学(医护类)(公办)、河南工业大学(公办)、河南工业大学(其他单列)(公办)、中国医科大学(较高收费)(公办)、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外/港澳)、华南农业大学(公办)、长春理工大学(测控较高收费)(公办)、天津科技大学(较高收费)(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河南物理类54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77所)

以下为2024年河南新高考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4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4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南阳理工学院(单列专业)544 / 80952本一公办
2平顶山学院544 / 80952本一公办
3河南大学(医护类)541 / 84991本一公办
4河南工业大学541 / 84991本一公办
5河南工业大学(其他单列)541 / 84991本一公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中国医科大学(较高收费)548 / 75686本一公办
2宁波诺丁汉大学548 / 75686本一中外/港澳
3华南农业大学548 / 75686本一公办
4长春理工大学(测控较高收费)548 / 75686本一公办
5天津科技大学(较高收费)548 / 75686本一公办
6中央美术学院(较高收费)547 / 77002本一公办
7湖南师范大学(艺术类专业)545 / 79655本一公办
8东北财经大学(较高收费)543 / 82340本一公办
9西南大学(艺术类专业)542 / 83672本一公办
10东北师范大学(艺术类专业)540 / 86324本一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177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河南物理类54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宁波诺丁汉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于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是中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校园、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也是英国诺丁汉大学全球教育体系的重要成员之一。学校致力于培养立足中国、具有国际化视野且能胜任未来的创新型高级人才,面向国内外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注册学生人数9000多名,来自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宁诺至今已培养了14届本科毕业生、15届硕士毕业生,并从2009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

宁波诺丁汉大学2021届本科毕业生的数据显示,留学深造的毕业生三成左右入读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前十的顶尖高校,超80%进入世界前百强院校。直接就业的毕业生约75%去往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世界500强或中外知名企业机构。

2、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园坐落在素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土地总面积8211亩,其中天河五山校部4407亩,增城教学科研基地3804亩。学校建筑总面积140万平方米,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五湖四海一片林”的优美环境。

学校聚焦“四个面向”,努力增强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勇担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任。建有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猪禽种业全国重点实验室、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11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3个广东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近年来,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2项,实现国家科技进步、技术发明和自然科学三大奖全覆盖。学校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与社会服务,设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校地企共建产学研新型研发机构54个;与政府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地方分院4个、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地方分院4个。

3、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以“培育卓越财经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是一所突出经济学、管理学优势和特色,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辽宁省大连市,总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是“辽宁最美校园”“辽宁省文明校园”。

学校持续完善“引育用相结合、老中青全覆盖、各岗位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工作体系,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现有教职工1659人,其中专任教师946人(含教授177人、副教授321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50人次,入选省级人才计划、获得省级荣誉称号451人次,以星海讲座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等形式柔性引进高水平人才39人次。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