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考640分左右历史类能上什么样的大学(2025报考推荐)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2024-12-29 18:36:24

2025年贵州高考历史类64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历史类成绩在638分、639分、640分、641分、642分的贵州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贵州高考640分左右历史类能上什么样的大学(2025报考推荐)

一、贵州高考640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贵州历史类考生64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武汉大学(公办)、南开大学(公办)、北京师范大学(公办)、同济大学(公办)、中国政法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贵州历史类64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27所)

以下为2024年贵州高考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64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64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武汉大学643 / 226本科公办
2南开大学642 / 249本科公办
3北京师范大学641 / 262本科公办
4同济大学639 / 297本科公办
5中国政法大学634 / 399本科公办
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32 / 437本科公办
7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632 / 452本科公办
8厦门大学632 / 459本科公办
9南开大学631 / 476本科公办
10南开大学630 / 508本科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27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贵州历史类64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学校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由近代爱国教育家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化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南开特色“公能”素质教育体系。学校有在籍学生34636人,其中本科生17305人、硕士研究生11772人、博士研究生5559人。有本科专业84个;可授予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可授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不在一级学科覆盖下的二级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6个,“强基计划”专业7个,各类国家级实验教学、教材建设、文化传承、创新创业等基地平台10余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9门,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9人,获评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8项。

2、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2年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由哈工大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以全日制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为主、非全日制教育为辅,是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首个在深圳市举办的本硕博培养体系齐全的高水平校区。校区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扎根深圳,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紧密结合广东省、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坚持“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汇聚高端人才的桥头堡、培育创新成果的策源地、国际合作办学的示范区”的办学定位,贯彻落实哈工大“一校三区”融合发展要求,开展党建思政、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术研究、国际合作交流等各项工作。

3、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学校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由近代爱国教育家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

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着力培养造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家型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291人,其中教授962人、副教授908人;有博士生导师1070人、硕士生导师958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7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8人、青年拔尖人才3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5人、青年学者3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7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0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7人,“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40余人。

相关推荐:

2024贵州高考历史类一分一段排名表(最新位次查询)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