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考580分左右物理类能上什么样的大学(2025报考推荐)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2025-01-04 12:22:17

2025年辽宁高考物理类58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578分、579分、580分、581分、582分的辽宁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辽宁高考580分左右物理类能上什么样的大学(2025报考推荐)

一、辽宁高考58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辽宁物理类考生58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6所):东北财经大学(公办)、陕西师范大学(公办)、武汉工程大学(公办)、华南师范大学(公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公办)、天津理工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辽宁物理类58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49所)

以下为2024年辽宁高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8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8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东北财经大学562 / 26935本科公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陕西师范大学582 / 20108本科公办
2武汉工程大学582 / 20108本科公办
3华南师范大学581 / 20437本科公办
4上海对外经贸大学580 / 20798本科公办
5天津理工大学580 / 20798本科公办
6天津工业大学579 / 21119本科公办
7成都医学院579 / 21119本科公办
8上海第二工业大学579 / 21119本科公办
9长安大学578 / 21450本科公办
10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578 / 21450本科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49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辽宁物理类58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始建于1912年,2000年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2022年连续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序列,2018年获批国防科工局与天津市共建高校,是我国最早开展纺织高等教育的学府之一,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综合大学。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学校鼓励自主创新,彰显现代纺织和国防军工特色,拥有天津市属高校中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离膜与膜过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有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8个、天津市工程中心4个、天津市国际联合研究中心6个、天津市“一带一路”联合研究中心2个,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建有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市膜分离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天津市工业设计中心。近年来承担了“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有关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近千项,并取得多项标志性和突破性成果,连续九年蝉联11项、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14项,获授权专利1000余项。学校形成了“先进纺织复合材料”“膜分离技术”“电机系统及其智能控制”“功能纤维与技术纺织品”“纤维界面处理技术”“现代机械装备”等特色科研优势,多项科研成果打破国际垄断,应用于重大疫情防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高科技产业。学校高度重视成果转化,是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建有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与地方政府共建有天津工业大学沧州研究院、天津工业大学绍兴柯桥研究院等成果转化平台。

2、成都医学院

创新发展中的成都医学院 成都医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建校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47年豫皖苏军区开办的卫生干部训练班。2004年8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学校整体移交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由“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更名为“成都医学院”。

学校形成了“根于军魂、本于医道、突出应用、追求精淳”的育人特色。在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中,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屡获佳绩。面向全国招生,调档线均高于属地省控线,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预防医学、儿科学、中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本科一批次招生。培养出全国“最美医生”谭晓琴、“中国好人”程菲等优秀校友。

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水平特色大学,是一所以外语为主体、旅游为特色,多学科协同发展的著名高校,是中国外语、翻译、旅游、经贸等人才培养与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需求为导向,集中优势打造区域国别、中华文明阐释与国际传播两个校级科研平台。设有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中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研究院、中国区域国别高等研究院、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首都对外文化传播研究院、首都国际交往中心研究院、中国公共政策翻译研究院、中国服务贸易研究院、中华文化研究院、中国动漫文创研究院、中国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研究院、中国红色旅游研究院、中华文明阐释与国际传播研究院、中阿文化和旅游合作研究中心、人工智能与语言认知实验室、“一带一路”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近40个科研机构,其中有11个省部级科研基地,1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培育基地,7个教育部备案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市翻译协会、北京漫画学会、北京旅游学会等重要学术组织,编辑出版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导刊》《跨文化研究》《阿拉伯研究论丛》等学术刊物。

相关推荐:

辽宁高考一分一段表2024物理类(最新位次排名)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