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高考47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大学(2025报考推荐)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2025-01-05 08:22:08

2025年宁夏新高考历史类47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历史类成绩在473分、474分、475分、476分、477分的宁夏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宁夏新高考47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大学(2025报考推荐)

一、宁夏高考47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宁夏历史类考生47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6所):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民办)、淮阴工学院(公办)、岭南师范学院(公办)、湖北理工学院(公办)、贵州医科大学(公办)、河南科技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宁夏历史类47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54所)

以下为2024年宁夏新高考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7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47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宁夏大学新华学院451 / 7134本二民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淮阴工学院478 / 4752本二公办
2岭南师范学院478 / 4752本二公办
3湖北理工学院478 / 4752本二公办
4贵州医科大学478 / 4752本二公办
5河南科技大学477 / 4821本二公办
6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475 / 4975本二公办
7山东第一医科大学474 / 5045本二公办
8西南科技大学472 / 5208本二公办
9兰州交通大学471 / 5275专科公办
10西南医科大学470 / 5350本二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154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宁夏历史类47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淮阴工学院

淮阴工学院是江苏省属本科院校,坐落于周恩来总理家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学校创建于1958年的淮阴工业专科学校,2000年与江苏省农垦职工大学、淮阴职工大学、淮海交通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淮阴工学院,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66年来,学校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要求,秉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训,铸就了“明德尚学、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

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50部。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9600余项,其中“创青春”国赛金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挑战杯”国赛特等奖各1项。

2、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简称“中飞院”,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民航局直属的部省共建本科高校。学院作为国家全过程培养民航高素质人才的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经过近70年的建设发展,形成了理、工、文、管、法、艺、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民航飞行员、工程技术和民航运行管理人才为主的办学格局,其中全民航70%的飞行员、80%的机长、90%的功勋飞行员从这里启航,被誉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成为世界民航职业飞行员培养规模最大、能力最强、安全最好、质量过硬,享誉国内外民航的高等学府。

学院天府校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福田街道,距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约5公里,总投资约100亿元,占地1439亩,包含12个科研实验室、6个行业实训基地和中国民航高高原医学研究中心,按满足2030年在校生2.5万人需求设计。2024年2月,天府校区开启第一阶段运行,目前整体建设进入收尾阶段。

3、兰州交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由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部分系科分划组建而成的我国第三所铁路高校。学校目前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家铁路局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孔子学院授权建设单位,教育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三对一”对口支援高校。学校是教育部来华留学生示范基地,拥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铁路科普基地、国家北斗科普基地、教育部文化传承基地和西北地区小语种培训基地等一大批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产学研合作,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在土木结构、环境保护、信息工程、自动控制、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装备制造、绿色能源、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形成了核心技术和优势产业,部分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水平。参与了青藏、兰新、兰渝等多个铁路重大项目的研究与建设工作,是全国承担青藏铁路科研项目最早的高校,解决了青藏铁路冻土这一世界性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现有“西北干寒地区材料与结构耐久性研究”等4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道桥工程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铁道车辆热工”“聚光太阳热能产业关键技术与装备”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有铁路四电BIM与智能应用铁路重点实验室、高原铁路运输智慧管控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轨道交通研究中心、甘肃省黄河水环境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测绘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等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集成电路产业研究院、甘肃省太阳能光热产业研究院、甘肃省微电子产业研究院等3个省级研究院,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数达到72个。2023年,国际期刊Journal of Geovisualization and Spatial Analysis被EI数据库正式收录。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