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高考500分左右物理类能上什么大学(2025报考推荐)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2025-01-01 08:42:28

2025年河南新高考物理类50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498分、499分、500分、501分、502分的河南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河南新高考500分左右物理类能上什么大学(2025报考推荐)

一、河南高考50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河南物理类考生50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河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公办)、郑州轻工业大学(与河南轻工职业学院联办)(公办)、河南理工大学(与鹤壁市政府联办工程技术学院)(公办)、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中外合作)(公办)、河南师范大学(中外合作)(公办)、福建农林大学(公办)、江西农业大学(较高收费)(公办)、常熟理工学院(较高收费)(公办)、中华女子学院(公办)、鲁东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河南物理类50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262所)

以下为2024年河南新高考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0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0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河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501 / 146167本二公办
2郑州轻工业大学(与河南轻工职业学院联办)501 / 146167本二公办
3河南理工大学(与鹤壁市政府联办工程技术学院)501 / 146167本二公办
4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中外合作)501 / 146167本二公办
5河南师范大学(中外合作)497 / 152728本二公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福建农林大学503 / 142935本二公办
2江西农业大学(较高收费)503 / 142935本二公办
3常熟理工学院(较高收费)503 / 142935本二公办
4中华女子学院503 / 142935本二公办
5鲁东大学503 / 142935本二公办
6浙江外国语学院501 / 146167本二公办
7浙江传媒学院500 / 147838本二公办
8浙江海洋大学(较高收费)500 / 147838本二公办
9成都师范学院497 / 152728本二公办
10佛山大学496 / 154335本二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262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河南物理类50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一所以工学为主,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农学、医学、法学和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始建于1956年,前身分别是中央粮食干部学校和郑州机器制造学校。中央粮食干部学校诞生于北京,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粮食类院校,1960年迁至郑州,相继更名为郑州粮食学院、郑州工程学院,先后隶属于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郑州机器制造学校,相继更名为郑州机械专科学校、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一机械工业部、机电部、机械部。1998年,两校转为河南省管理,2004年,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两校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成为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局(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签约共建高校。2012年入选国家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3年作为第二单位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2021年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2022年入选教育部“高校学科领域优先发展”规划高校。

现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中国粮食博物馆预博馆;是国家粮食行业郑州培训基地和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3亿元,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145台(套);学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拥有纸质图书286.2万册,电子图书110.5万册,中外文数据库共43个,自建粮油食品、超硬材料与磨料磨具2个专题特色数据库;《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校档案馆是河南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认证特级档案馆。先进、齐全的教学科研设施,优雅宜人的校园环境,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条件基础。

2、常熟理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坐落于人文荟萃、山明水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苏州常熟,是省市共建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苏州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苏州师范专科学校与常熟职业大学合并,成立常熟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江苏省人口学校并入。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更名为常熟理工学院。学校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实施学科引领战略,重视学科交叉融合,打造了一批地方(行业)急需的应用型学科,构建了以工学为特色,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建有“十四五”省重点学科4个。学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显著提高。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近20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350项,获得各级各类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0余项,参与编写国家标准6项;获批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级联合技术转移中心、省高校人文社科校外研究基地、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基地、省社会科学科普基地、省统计科学研究基地、省级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各1个,省外国专家工作室2个;获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共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建有技术转移分中心7个,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50余个。办有《东吴学术》(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科研评价中心核心期刊)和《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本学术期刊。

3、浙江海洋大学

学校现有新城和定海2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是求学的理想之地。学校总占地面积2608亩(其中海域使用面积720亩),校舍建筑面积53.4万平方米,纸质图书209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超过5.26亿元。设有11个学院,建有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继续教育及留学生教育,与国(境)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设有理学、农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现有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一流学科A类1个、省一流学科B类6个,其中海洋科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第5,水产学科位列第8,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环境生态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数学、水利工程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交通运输、农业、教育、旅游管理、药学、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8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并具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设置4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3个,省重点专业9个,省优势专业7个,省特色专业8个。拥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7356人;教职工1607人,其中专任教师123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73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46人,其中正高级技术职务202人。拥有双聘院士6人,国家级人才10余人,省级人才90余人,省级教学、科技创新团队10个。

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科研创新体系,努力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13项。近5年来,累计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5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40余项,年到校科研经费超过1.5亿元;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项,重要社会力量奖52项。建有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发掘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临港石油天然气储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海洋养殖工程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2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建有西轩渔业科技岛,拥有“浙海科1号”和“浙渔科2号”两艘科考船,其中“浙海科1号”进入国家海洋科学考察船序列。出版《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人文社科版),设有国家海洋出版社浙江分社。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