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高考50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大学(2025报考推荐)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2025-01-07 15:27:09

2025年四川新高考物理类50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503分、504分、505分、506分、507分的四川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四川新高考50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大学(2025报考推荐)

一、四川高考50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四川物理类考生50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宜宾学院(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公办)、四川旅游学院(公办)、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外合作)(公办)、内江师范学院(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公办)、四川音乐学院(中外合作)(公办)、武汉轻工大学(中外合作)(公办)、黄冈师范学院(公办)、曲靖师范学院(公办)、长春师范大学(公办)、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四川物理类50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323所)

以下为2024年四川新高考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0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0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宜宾学院(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计划)508 / 124295本二公办
2四川旅游学院508 / 124295本二公办
3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外合作)505 / 128623本二公办
4内江师范学院(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计划)501 / 134379本二公办
5四川音乐学院(中外合作)500 / 135858本二公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武汉轻工大学(中外合作)508 / 124295本二公办
2黄冈师范学院508 / 124295本二公办
3曲靖师范学院508 / 124295本二公办
4长春师范大学508 / 124295本二公办
5山东第一医科大学507 / 125728本二公办
6沈阳师范大学506 / 127159本二公办
7河北金融学院(金融科技)504 / 130043本二公办
8沈阳理工大学(化工类中外合作)504 / 130043本二公办
9保定学院503 / 131486本二公办
10合肥师范学院502 / 132951本二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323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四川物理类50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内江师范学院

学校简介“川中枢纽、成渝之心”“大千故里、书画之乡” 内江师范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坐落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四川省内江市。学校于1956年举办高等教育,秉承“明德、博学、笃行、创新”的校训,践行“扎根地方、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发扬“团结奋进、负重自强”的内师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省属同类院校中办学条件优、学科门类齐、综合实力强,融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普通本科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于一体的本科院校。

办学资源富集,学科门类齐全。学校现占地3115亩,有校舍9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213万余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564亿元。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66个本科专业(招生专业49个),其中师范专业16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农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历史学、经济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留学生、研究生18000余人。

2、长春师范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是吉林省重要的基础教育师资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研究型省属师范大学,更是一所拥有悠久办学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学府。

学校前身为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创建的官立长春师范传习所,是吉林省师范教育的发祥地。百余年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校先后易名为长春府学堂、长春县立师范学校、吉长道立师范学校、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简称二师)、长春师范学校。1958年市政府在长春师范学校基础上建立长春师范专科学校,198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长春师范学院,2013年学校更名为长春师范大学。

3、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隶属辽宁省人民政府,始建于1951年,前身为东北教育学院,1953年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是当时东北地区创办最早的两所本科师范院校之一。1965年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1978年恢复沈阳师范学院校名。2000年,学校成功换建新校园,为学校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02年,辽宁省政府决定并经教育部批准,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2021年,学校党委先后两次荣获辽宁省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学校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理念,不断提高科研工作核心竞争力。学校现有省级及以上科技类创新平台27个,其中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1个、重点实验室14个、专业技术创新中心3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 知识产权运营中心1个、中试基地1个、星创天地1个、种质资源库1个;省级及以上人文社科类创新平台47个,其中研究基地29个、科普基地7个、校地校企研究院4个、新型智库5个、科技创新智库研究基地2个;省级科研团队28个,其中创新团队13个、教育决策咨询研究团队2个、科技特派团12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团1个。学校近五年获批国家级项目173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10项;获批省级以上政府奖92项,学校教师出版著作566部,授权专利207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461篇;学校共发表6篇《自然》杂志学术论文和1篇《科学》杂志学术论文,在中国CNS论文排行榜100强,位居辽宁省第1位,全国第18位;有134件议案建议被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采纳,有60件决策咨政报告获得国家和省市领导的批示。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