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高考50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成绩在498分、499分、500分、501分、502分的北京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2025年北京考生50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北京印刷学院(公办)、北京农学院(公办)、北京联合大学(公办)、北京工商大学(公办)、北方工业大学(公办)、南昌航空大学(公办)、中南民族大学(公办)、安徽工业大学(公办)、福建理工大学(公办)、河北地质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以下为2024年北京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0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0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北京印刷学院 | 503 / 31574 | 本科 | 公办 |
2 | 北京农学院 | 503 / 31574 | 本科 | 公办 |
3 | 北京联合大学 | 501 / 32011 | 本科 | 公办 |
4 | 北京工商大学 | 500 / 32208 | 本科 | 公办 |
5 | 北方工业大学 | 496 / 33127 | 本科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南昌航空大学 | 503 / 31574 | 本科 | 公办 |
2 | 中南民族大学 | 503 / 31574 | 本科 | 公办 |
3 | 安徽工业大学 | 503 / 31574 | 本科 | 公办 |
4 | 福建理工大学 | 503 / 31574 | 本科 | 公办 |
5 | 河北地质大学 | 503 / 31574 | 本科 | 公办 |
6 |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 502 / 31794 | 本科 | 公办 |
7 | 河北师范大学 | 500 / 32208 | 本科 | 公办 |
8 | 陆军工程大学 | 498 / 32667 | 本科 | 公办 |
9 | 苏州科技大学 | 497 / 32907 | 本科 | 公办 |
10 | 华东交通大学 | 495 / 33354 | 本科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224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1、河北地质大学
学校简介 河北地质大学创办于1953年,是原地质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是自然资源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任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他们当中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省青年拔尖人才、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省级教学名师等60人。近年来,学校全职引进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宋明春教授,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刘嘉麒,德国洪堡学者、“国家杰青”获得者季强等一批杰出人才。学校另聘有兼职教授、客座教授187人,其中院士14人。尚国琲公共管理教师团队、李英杰地质学教师团队分别入选首批和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陆军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2017年以解放军理工大学、军械工程学院主体和重庆通信学院、工程兵学院、武汉军械士官学校为基础调整组建,是我军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工程技术与作战指挥融合的综合性工程大学。校本部坐落于长江之滨、人文荟萃的六朝古都江苏南京,设有通信工程学院、野战工程学院、指挥控制工程学院、国防工程学院、研究生院5个内设学院,另设石家庄校区(河北石家庄)、通信士官学校(重庆)、军械士官学校(湖北武汉)和训练基地(江苏徐州)。
近10年来,学校先后获评“军队院校教学优秀单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先进院校”“全军政治理论课教学先进院校”“全军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院校”。教学成果获国家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军队级一等奖44项。坚持面向战场、服务部队,承担大批国家、军队重大科研和战略工程建设任务,获国家、军队(省、部)级科技奖2600余项,其中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42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军队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70余项。近3年,学员获国际级奖励47项、国家级奖励1000余项、省(部、军队)级奖励1300余项。
3、华东交通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国铁集团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科研创新:学校践行科技强国使命,在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高级别科研项目承接、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突出业绩: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江西省首个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等标志性奖项;实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国家社科领军人才项目等高水平项目的突破;学校现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高校引智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40余个;近5年,承担各级科研项目40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90余项,并连续三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省部级项目800余项,横向项目210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0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800余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7项,其中一等奖14项,包括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江西省科学技术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获社会力量奖21项,其中一等奖7项,包括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