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海南高考56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成绩在558分、559分、560分、561分、562分的海南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2025年海南考生56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公办)、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公办)、海南大学(公办)、海南大学(公办)、琼台师范学院(公办)、青岛理工大学(公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办)、天津科技大学(公办)、南华大学(公办)、湖南工业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以下为2024年海南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6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6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562 / 20113 | 本科 | 公办 |
2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560 / 20621 | 本科 | 公办 |
3 | 海南大学 | 559 / 20885 | 本科 | 公办 |
4 | 海南大学 | 557 / 21396 | 本科 | 公办 |
5 | 琼台师范学院 | 557 / 21396 | 本科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青岛理工大学 | 563 / 19861 | 本科 | 公办 |
2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563 / 19861 | 本科 | 公办 |
3 | 天津科技大学 | 562 / 20113 | 本科 | 公办 |
4 | 南华大学 | 562 / 20113 | 本科 | 公办 |
5 | 湖南工业大学 | 561 / 20364 | 本科 | 公办 |
6 | 广东海洋大学 | 561 / 20364 | 本科 | 公办 |
7 | 河北金融学院 | 558 / 21127 | 本科 | 公办 |
8 | 重庆工商大学 | 557 / 21396 | 本科 | 公办 |
9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56 / 21627 | 本科 | 公办 |
10 | 长春理工大学 | 556 / 21627 | 本科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352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1、琼台师范学院
琼台师范学院是海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海南美丽椰城---海口市。学校现有桂林洋、府城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67亩,府城校区位于古城府城,校园环境静雅,古树参天,尽得千年琼州府之人文底蕴;桂林洋校区踞自贸港江东新区,毗邻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傍依美兰国际机场,既拥省会都市之繁华,又享世界级湿地之静美。
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办人民满意的琼台、办自贸港需要的琼台”为使命愿景,坚持立足海南、扎根基层、面向全国,为基础教育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服务,奋力打造师范性、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本科师范院校。学校现有教职员工千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2000人,设有学前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音乐学院、体育学院、美术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管理学院等11个教学单位,开设29个本科专业。学校是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全国师范院校联盟学前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单位、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海南省首批入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高校和海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连续4次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先后获评全国语言文字先进集体、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先进集体、全国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等荣誉。学校“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进入前500强。
2、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部共建高校,是一所以海洋与水产学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海洋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阳江市的阳江校区(江城区罗琴路1号)西靠阳江八景之一的罗琴山,南临风景优美的罗琴湖,总规划用地面积2223亩,第一期建设项目用地512亩,已于2021年6月建成。校区设有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等6个学院,15个本科专业。
3、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金融学院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京津冀区域中心城市——保定市,是河北省省属普通高等院校,是河北省优先发展的金融人才培养基地,是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
5.学科专业:开设有1个专业硕士培养项目、41个本科专业。现有省级重点(发展)学科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1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省级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2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2个,形成了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为主体,文、法、理、工为支撑,新财经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