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考61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大学(2025报考推荐)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2024-12-27 14:28:07

2025年甘肃高考物理类61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613分、614分、615分、616分、617分的甘肃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甘肃高考61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大学(2025报考推荐)

一、甘肃高考61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甘肃物理类考生61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9所):兰州大学(公办)、兰州大学(公办)、兰州大学(公办)、兰州大学(公办)、武汉大学(公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办)、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公办)、中南大学(公办)、四川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甘肃物理类61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11所)

以下为2024年甘肃高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61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61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兰州大学597 / 5606本科公办
2兰州大学595 / 5935本科公办
3兰州大学594 / 6080本科公办
4兰州大学593 / 6240本科公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武汉大学614 / 3330本科公办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14 / 3330本科公办
3山东大学威海分校613 / 3451本科公办
4中南大学613 / 3451本科公办
5四川大学612 / 3579本科公办
6吉林大学612 / 3579本科公办
7复旦大学医学院611 / 3699本科公办
8华中科技大学611 / 3699本科公办
9南京理工大学610 / 3807本科公办
10天津医科大学610 / 3807本科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111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甘肃物理类61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

学校按照“兴文、厚理、拓工、精农、强医”的学科发展思路,着力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学科体系和新型学科生态。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现有2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是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有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计算机科学及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等1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2、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

学校秉持“顶天立地”的科研观,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将地域的比较劣势转化为基于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推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甚至国际科学问题,在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一流建设学科以及磁学、核学、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青藏高原、冰川冻土、风沙治理、多肽药物、西部高发疾病、敦煌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亚问题、政府绩效治理、应急管理、区域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等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紧盯“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成立了一批创新研究机构,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8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建设2个、参与共建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2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水利部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1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高校残疾人事业研究基地1个,老龄科研基地1个,中国梦研究中心1个。

3、中南大学

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和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

现有国家级科研基地31个,入选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研究机构数17个。2000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112项,其中获国家科技一等奖(含特等奖、创新团队奖)18项。10个项目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相关推荐:

甘肃高考一分一段表2024物理类(最新位次排名)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