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高考物理类54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543分、544分、545分、546分、547分的广西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2025年广西物理类考生54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公办)、广西师范大学(公办)、广西大学(公办)、广西师范大学(公办)、广西师范大学(公办)、湖南大学(公办)、南京农业大学(公办)、重庆医科大学(公办)、杭州师范大学(公办)、宁夏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以下为2024年广西高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4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4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547 / 27434 | 本科 | 公办 |
2 | 广西师范大学 | 546 / 27973 | 本科 | 公办 |
3 | 广西大学 | 544 / 29015 | 本科 | 公办 |
4 | 广西师范大学 | 543 / 29548 | 本科 | 公办 |
5 | 广西师范大学 | 542 / 30090 | 本科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湖南大学 | 548 / 26897 | 本科 | 公办 |
2 | 南京农业大学 | 548 / 26897 | 本科 | 公办 |
3 | 重庆医科大学 | 548 / 26897 | 本科 | 公办 |
4 | 杭州师范大学 | 548 / 26897 | 本科 | 公办 |
5 | 宁夏大学 | 548 / 26897 | 本科 | 公办 |
6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545 / 28501 | 本科 | 公办 |
7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544 / 29015 | 本科 | 公办 |
8 | 南京医科大学 | 544 / 29015 | 本科 | 公办 |
9 | 浙江工业大学 | 542 / 30090 | 本科 | 公办 |
10 |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 540 / 31172 | 本科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312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1、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地处世界级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是国家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广西重点建设的“国内一流大学”高校,全国文明校园。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近4000亩,各类学生71000多人,各类教职工4000多人(含离退休人员),拥有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60余人次,其中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人选27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西八桂学者、广西特聘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等省部级人才140多人次。
学校人文传统深厚。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中宣部第三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一批重要的平台基地。学校是CERNET华南地区网桂林主节点依托单位,是广西实施“人文强桂”建设工程主体单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年度立项数连续14年入围全国百强,连续4年入围全国50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9项、重点项目16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数入围全国高校30强,国家社科基金年立项总数首次突破40大关,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年立项总数达44项,位列全国高校第36名,在非“双一流”高校位列第5名。
2、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现任校党委书记王春春,校长陈发棣。
南京农业大学现有农学院、工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含无锡渔业学院)、动物医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金融学院、草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体育部等20个学院(部);74个本科专业、30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21种专业学位授予权、17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和17个博士后流动站;全日制本科生18000余人,研究生12000余人;教职员工29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47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5人,入选国家其他各类人才工程和人才计划150余人次,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国家和省级教学团队7个。
3、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校名单,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坚定不移走校企合作兴校强校之路,依托大学理事会平台,与国内外100余家大型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建能源互联网学院、智慧能源联合研究院、海上风电与智慧能源联合实验室、高效清洁智能发电联合研究院、智慧电站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重点校企合作平台,共同承担重大研发项目,加快科技成果开发与产业化;学校多方位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与20余家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化多领域交流与合作,为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积极推进校际合作,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推动高校之间优势资源共享互补,促进校际协同创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