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高考500分左右物理类能上什么大学(2025报考推荐)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2025-01-06 19:15:50

2025年陕西新高考物理类50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498分、499分、500分、501分、502分的陕西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陕西新高考500分左右物理类能上什么大学(2025报考推荐)

一、陕西高考50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陕西物理类考生50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西安理工大学(国家专项)(公办)、陕西中医药大学(国家专项)(公办)、西安工程大学(公办)、西北政法大学(国家专项)(公办)、西北政法大学(公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专项)(公办)、北京体育大学(国家专项)(公办)、河南大学(公办)、湘潭大学(公办)、重庆交通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陕西物理类50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216所)

以下为2024年陕西新高考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0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0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西安理工大学(国家专项)502 / 44046本一公办
2陕西中医药大学(国家专项)500 / 45650本一公办
3西安工程大学499 / 46282本一公办
4西北政法大学(国家专项)496 / 48053本一公办
5西北政法大学495 / 48644本一公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专项)503 / 43528本一公办
2北京体育大学(国家专项)503 / 43525本一公办
3河南大学503 / 43707本一公办
4湘潭大学503 / 43950本一公办
5重庆交通大学503 / 43647本一公办
6海南医科大学503 / 43713本一公办
7上海外国语大学(国家专项)499 / 46061本一公办
8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家专项)499 / 45772本一公办
9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专项)498 / 46615本一公办
1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专项)497 / 47039本一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216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陕西物理类50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因服务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自“十三五”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00余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含课题专题)258项、省部级项目417项,获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候系统预测研究中心”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重大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标志性项目。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8项、(人文社科类)省部级项目608项,获授权专利6908项,获软件著作权2545项,获批国家首批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学校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省部级科技奖百余项,另获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章、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全球环境变化职业中期奖、美国地球物理学会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等国际性奖项多项。学校拥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中心。学校获批“天气气候变化与预测技术”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级外专项目53项,3名外籍专家荣获江苏省外专最高荣誉“江苏友谊奖”,6名外籍专家入选江苏“外专百人计划”名单。多项研究成果刊发于《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2、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 5个教育部和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中心) 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植物逆境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节能减阻添加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湘潭大学

学校简介

学校近年来国家级项目立项成绩突出,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数位居全国高校前30名左右;1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社科论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量和综合指数进入全国高校前3%;7个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名单(CTTI)。科研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湖南省科学技术奖、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部省级以上奖励120余项。建有院士工作站、创新研究院等高层次产学研基地,近五年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1600余项,授权专利2918件。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