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260分左右物理类能上哪些专科学校(2025好大学推荐)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2025-01-07 14:04:36

2025年四川新高考物理类26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258分、259分、260分、261分、262分的四川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四川高考260分左右物理类能上哪些专科学校(2025好大学推荐)

一、四川高考26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四川物理类考生26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9所):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民办)、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民办)、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民办)、泸州医疗器械职业学院(民办)、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民办)、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民办)、大连科技学院(民办)、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民办)、新星职业技术学院(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四川物理类26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4所)

以下为2024年四川新高考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26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26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260 / 296640专科民办
2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258 / 296855专科民办
3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253 / 297372专科民办
4泸州医疗器械职业学院242 / 298394专科民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261 / 296501专科民办
2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259 / 296760专科民办
3大连科技学院255 / 297182专科民办
4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251 / 297582专科民办
5新星职业技术学院245 / 298138专科公办
6江西科技职业学院242 / 298394专科民办
7私立华联学院241 / 298494专科民办
8贵州铜仁数据职业学院241 / 298494专科民办
9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239 / 298650专科民办
10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238 / 298725专科民办

完整名单包含14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四川物理类26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79年,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职业院校。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汽车实训基地”、“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社会组织先进集体”、“四川省现代学徒制首批试点单位”、“1+X证书制度全国首批试点单位”、“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工作站”。

学校坚持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全国多个一、二线中心城市设有实习实训基地,先后同奔驰、宝马、上汽大众、比亚迪、雷克萨斯、沃尔沃、别克、北京现代、中国重汽、长虹集团、九洲集团、中铁六局、中冶建设、中核二三公司、东辰实验幼儿园、小岛幼儿园、重庆航铁轨道交通集团、各大银行以及多家上市保险公司等百余家国有、民营、外资企业签订就业协议,积聚了丰富的就业资源,形成了国有、民营、外资企业构成的就业资源库。开展极具特色的“订单式”、“冠名班” ,逐步实现学校与企业双主体育人、教师与师傅双导师教学、员工与学生双重身份、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教育新模式,形成了“出口畅”的良好局面。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优质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学校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已培养了20余万毕业生,他们均在全国企事业单位各个岗位,大部分已成为企业家、专家学者、管理干部、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干巧匠。

2、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办学以来,学院秉持“以美与健康提升人的生命品质”的办学理念,面向国际,根植中国文化,创新教育形态、丰富教育资源、重塑教学流程,为社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美德、人文底蕴、专业技能、发展潜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历届毕业生国内国际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成为中国教育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所民办省级示范校。

3、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

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Jiangxi Fenglin Professional College Of Foreign Economy and Trade),坐落于江西省赣江新区永修组团,距离南昌市红谷滩中心城区大约四十分钟车程。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以培养“涉外型”人才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学校生态环境优美,西望云居山,北依梯云诸岭。门前修河悠悠过,校内四季花草香。

办学以来,学校以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为办学宗旨,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教育合作,共同培养中外学生。学校积极探索和推行“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积极为学生拓展就业渠道,与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和部分事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关系,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技能与个人能力。通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学校已逐渐形成了以企业高级技师、海归学者为主的中外教师队伍,并在国内三十余家上市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