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59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大学(2025报考推荐)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2024-12-24 18:50:12

2025年安徽高考物理类59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593分、594分、595分、596分、597分的安徽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安徽高考59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大学(2025报考推荐)

一、安徽高考59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安徽物理类考生59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合肥工业大学(公办)、安徽大学(公办)、安徽师范大学(公办)、安徽大学(公办)、安徽师范大学(公办)、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办)、辽宁大学(公办)、辽宁大学(公办)、天津工业大学(公办)、上海中医药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安徽物理类59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373所)

以下为2024年安徽高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9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9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合肥工业大学593 / 29709本科公办
2安徽大学590 / 31533本科公办
3安徽师范大学590 / 31503本科公办
4安徽大学589 / 32056本科公办
5安徽师范大学587 / 33770本科公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北京协和医学院598 / 26837本科公办
2辽宁大学598 / 26450本科公办
3辽宁大学598 / 26817本科公办
4天津工业大学598 / 26901本科公办
5上海中医药大学598 / 26551本科公办
6东北师范大学597 / 27133本科公办
7华南师范大学596 / 28137本科公办
8福州大学595 / 28385本科公办
9江南大学592 / 30251本科公办
10西南财经大学591 / 31122本科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373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安徽物理类59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和“211工程”建设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不断彰显文化传承创新水平。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势明显,近3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立项数连续位居全省首位,其中2023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8项,居全国第28位;建有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徽学研究中心,收藏徽州文书近8万件,牵头成立省高校创新联盟,协同省内高校成立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州文献等分中心,引领带动全省高校徽文化研究、保护和传承;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等5项;2个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名单;建成战国竹简珍稀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安大简”首期成果成书目前最早《诗经》版本,发布二期最新研究成果《论语》中两篇重要文献;《群舒文化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2家单位一同入选第一批“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建成方以智研究中心,整理出版《方以智全书》填补相关领域重大空白。学校入选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全国39所)。

2、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省唯一)、全国首批省委宣传部与学校共建新闻学院试点单位,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校园占地总面积202.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5.3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0.98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39亿元。学校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藏书丰富,种类齐全,现有纸质图书305.53万册,电子图书259.48万种,电子期刊6.89万种,数据库106种,古籍总量19.56万册,其中普通古籍17.49万册、善本古籍0.88万册、新古籍1.19万册,《洪武正韵》为国内唯一不配不补全本。学校办有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安徽师范大学学报》《高校辅导员学刊》《中国诗学研究》《学语文》《安徽师大报》等多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报纸。

3、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于1956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立于191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自1957年起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是我国最高医学研究机构和最高医学教育机构。院校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以引领我国医学科技教育发展和维护人民健康为己任,教育人才辈出,科研硕果累累,医疗领衔行业,为我国现代科学医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立之初,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创了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高等护理教育、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和现代公共卫生教育,取得了“北京猿人研究”“单体麻黄素提取”“黑热病研究”等一系列重要成果;中国医学科学院在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全国控制和基本消灭麻风病、根治绒毛膜上皮癌化学疗法的创建与推广、我国抗生素自主研发和工业化生产等方面做出了创造性贡献。院校培养了包括张孝骞、张锡钧、钟惠澜、林巧稚等在内的55位医药卫生领域两院院士,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医院、北京安贞医院等国内众多重要医学和卫生机构的建立提供了人才与技术支持。

相关推荐:

安徽高考一分一段表2024物理类(最新位次排名)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