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高考47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成绩在473分、474分、475分、476分、477分的浙江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2025年浙江考生47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浙江树人学院(民办)、宁波财经学院(民办)、温州商学院(民办)、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办)、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公办)、邢台医学院(公办)、重庆财经学院(民办)、无锡太湖学院(民办)、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民办)、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民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以下为2024年浙江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7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47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浙江树人学院 | 476 / 193639 | 2段 | 民办 |
2 | 宁波财经学院 | 475 / 194391 | 2段 | 民办 |
3 | 温州商学院 | 472 / 197303 | 2段 | 民办 |
4 |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469 / 199972 | 2段 | 公办 |
5 |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 467 / 202056 | 2段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邢台医学院 | 478 / 191624 | 2段 | 公办 |
2 | 重庆财经学院 | 478 / 191575 | 2段 | 民办 |
3 | 无锡太湖学院 | 478 / 191629 | 2段 | 民办 |
4 |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 | 478 / 191829 | 2段 | 民办 |
5 |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 478 / 191773 | 2段 | 民办 |
6 | 四川旅游学院 | 477 / 192757 | 2段 | 公办 |
7 | 四川工商学院 | 476 / 193404 | 2段 | 民办 |
8 | 珠海科技学院 | 474 / 195261 | 2段 | 民办 |
9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473 / 196562 | 2段 | 民办 |
10 |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 473 / 196749 | 2段 | 民办 |
完整名单包含240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1、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宁波教育学院)是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以培养全日制大专生、培训宁波市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教育行政干部为主要任务的公办高等师范院校。学校现有杭州湾校区和宁波校区,占地面积518亩,全日制学生6120人。
社会服务广受赞誉。学校积极履行“三中心”职能,统筹指导宁波市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十三五”期间,培训学员近10万人次,高质量完成新疆库车、四川凉山、吉林延边、贵州黔西南、浙江丽水、重庆万州、西藏比如、青海天峻等地教育扶贫工作,惠及当地教师300余万人次。2020年起学校还连续三年获批成为教育部—中国移动中西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承办院校。2022年成立宁波教育培训集团,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培训品牌。学校被宁波市委、市政府评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先进集体、新时代乡村教育突出贡献集体。宁波教育评估研究院设在我校,并被市民政局授予“4A级社会组织”称号。
2、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系国家教育部2004年批准设立的上海首批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2021年获得上海市学位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提早培育项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贤达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学校现有虹口、崇明两个校区,虹口校区地处市区东北部,毗邻上海外国语大学;崇明校区地处崇明区陈家镇,校园风貌彰显古典与现代交织、东方与西方相遇的多元融合。一期建筑采用新古典主义和托斯卡纳风格的设计理念与特有的生态环境相得益彰。二期设计以经典的现代高等学府学院派建筑风格为主体,融入中国园林规划理念,独具江南韵味。
学校依托上海外国语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建设以外国语言文学、经济与管理类学科为优势学科,以艺术设计学为特色学科,法学、教育学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6大学科门类27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超万人。
3、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学校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为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合作双方为中山市人民政府和国家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建校至今已有38年的办学历史。前身为1986年成立的中山大学孙文学院;1995年更名为中山学院,实行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至今,合作双方共同举办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2016年以来,学校先后被遴选为“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省市共建”高校、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发扬“敢为天下先”和“爱国奉献”的精神,以“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为三大核心战略,坚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自主创新和服务地方能力”双轮驱动,深入推进落实“省市共建”“应用型转型试点建设”和“冲补强”提升计划各项任务,以教育服务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宗旨,集中优势力量和资源,选准方向,抓好重点,创新机制,加快将学校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