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高考36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大学(2025报考推荐)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2025-05-17 08:37:54

2025年青海新高考物理类36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363分、364分、365分、366分、367分的青海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青海新高考36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大学(2025报考推荐)

一、青海高考36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青海物理类考生36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青海民族大学(公办)、青海理工学院(公办)、青海大学(民族预科班)(公办)、青海师范大学(民族预科班)(公办)、青海民族大学(民族预科班)(公办)、河南师范大学(公办)、湖南工业大学(公办)、攀枝花学院(公办)、咸阳师范学院(公办)、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青海物理类36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217所)

以下为2024年青海新高考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36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36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青海民族大学359 / 15100本一公办
2青海理工学院358 / 15256本一公办
3青海大学(民族预科班)354 / 15866本一公办
4青海师范大学(民族预科班)353 / 16023本一公办
5青海民族大学(民族预科班)350 / 16474本一公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河南师范大学368 / 13771本一公办
2湖南工业大学368 / 13771本一公办
3攀枝花学院368 / 13771本一公办
4咸阳师范学院368 / 13771本一公办
5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368 / 13771本一公办
6湖北理工学院367 / 13908本一公办
7华东政法大学366 / 14059本一公办
8广州医科大学364 / 14362本一公办
9山东财经大学362 / 14625本一公办
10南京工业大学(民考汉预科)360 / 14939本一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217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青海物理类36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新中国第一所民族院校,是青藏高原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1956年9月经国务院正式定名为青海民族学院。学校于1979年招收藏语言文学、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是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也是青海省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单位。2009年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8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民族地区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青海共命运,谱写了青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气壮山河的精彩华章。

学校肩负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的双重使命,坚持为国家战略服务、为民族地区现代化服务、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以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立足青海大地、扎根青藏高原、辐射全国,人文社会科学优势明显,理工医类学科特色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流民族大学为目标。培养了12万余名各民族人才,其中有6万余名毕业生在青海工作,近万名在西藏、新疆工作,先后涌现出以改革先锋杰桑•索南达杰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生和53名省部级领导干部、1300多名厅局级干部和12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00余名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青海的民主改革、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各项改革发展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目前,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的20901名学生在校学习,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1507名,占在校学生的55.05%。

2、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新中国第一所民族院校,是青藏高原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1956年9月经国务院正式定名为青海民族学院。学校于1979年招收藏语言文学、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是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也是青海省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单位。2009年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8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民族地区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青海共命运,谱写了青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气壮山河的精彩华章。

学校肩负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的双重使命,坚持为国家战略服务、为民族地区现代化服务、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以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立足青海大地、扎根青藏高原、辐射全国,人文社会科学优势明显,理工医类学科特色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流民族大学为目标。培养了12万余名各民族人才,其中有6万余名毕业生在青海工作,近万名在西藏、新疆工作,先后涌现出以改革先锋杰桑•索南达杰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生和53名省部级领导干部、1300多名厅局级干部和12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00余名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青海的民主改革、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各项改革发展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目前,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的20901名学生在校学习,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1507名,占在校学生的55.05%。

3、湖北理工学院

湖北理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地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摇篮的湖北省黄石市。学校占地面积124.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5.06万平方米,背靠青龙山,环绕磁湖水,环境优美,景色如画,被誉为最美的校园。

学校以一流专业建设为牵引,强化人才培养地位,已有临床医学、环境工程、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等专业通过了专业认证,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各1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6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专业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本科专业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48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4门;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90个。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