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2024年在广西招生计划表(招生专业、招生人数)

招生 / 招生计划 2025-03-18 08:06:24

2024年北京科技大学在广西招生吗?今年北京科技大学在广西招生专业有哪些?每个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是多少?以下为赶考猫整理的北京科技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广西招生计划表,欢迎参考!

北京科技大学2024年在广西招生计划表(招生专业、招生人数)

2024年北京科技大学最新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今年是面向广西招生的!2024年北京科技大学在广西一共招生22个专业,共计划录取83人。

一、北京科技大学2024年在广西招生计划

1、物理类:工科试验班类(计划数2人)、理科试验班(计划数2人)、数学类(计划数3人)、应用物理学(计划数2人)、材料智能技术(计划数1人)等一共19个专业,共计划招收77人。

2、历史类:社会科学试验班(计划数2人)、外国语言文学类(计划数3人)、工商管理类(计划数1人)等一共3个专业,共计划招收6人。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或者查询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二、2024北京科技大学在广西招生计划表(最新)

以下招生计划表包含:招生专业、招生人数、选科要求等,实际录取人数以及录取分数线,请以北京科技大学官网发布的最终招生情况为准!

招生省份科目批次招生专业计划人数选科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工科试验班类(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类,机械类,通信工程,能源动力类,储能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特殊培养政策请详询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招生网(2024年部分专业特殊培养政策介绍)2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理科试验班(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类,计算机类,通信工程,土木类,安全工程,数学类,应用物理学.特殊培养政策请详询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招生网2024年部分专业特殊培养政策介绍)1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数学类(包含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入学一年后专业分流)3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应用物理学2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材料智能技术1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人工智能2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安全工程1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理科试验班(纳米科学与工程试验班)(包含专业:纳米材料与技术.特殊培养政策请详询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招生网2024年部分专业特殊培养政策介绍)1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机械类(包含专业: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车辆工程,物流工程,工业设计,入学一年后专业分流)12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材料科学与工程(入校一年后可分流至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专业)9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能源动力类(能源,环境专业)(包含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入学一年后专业分流)6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储能科学与工程2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通信工程2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自动化类(包含专业: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感知工程.入学一年后专业分流)8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入学一年后专业分流)4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土木类(包含专业:智能建造,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入学一年后专业分流)5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大数据与金融试验班)(入学一年后可分流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金融工程.)4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冶金工程(国家专项计划,特殊培养政策请详询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招生网2024年部分专业特殊培养政策介绍)2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通信工程(国家专项计划)1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土木类(国家专项计划,包含专业:智能建造,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入学一年后专业分流)4化学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矿业类(国家专项计划,包含专业:智能采矿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工程力学,特殊培养政策请详询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招生网2024年部分专业特殊培养政策介绍)1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少数民族预科班(机械类)2不限
广西物理类本科批少数民族预科班(冶金工程)2不限
广西历史类本科批社会科学试验班(包含专业: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社会管理),入学一年后专业分流)2不限
广西历史类本科批外国语言文学类(包含专业:英语,日语,德语,限英语语种考生,入学后专业分流,要求外语语种为英语)3不限
广西历史类本科批工商管理类(数智管理与经济试验班)(包含专业:工商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入学一年后专业分流)1不限
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三、北京科技大学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矿冶学科,1952年,学校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名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并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4年,学校牵头的,以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为核心高校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计划”。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的科研实力十分雄厚。1978年至今,共申请专利15501项,授权专利10057项;有22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委)级等各种奖励,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180项。1999年教育部编辑的《中国高等学校科技50年高校获奖重大成果一览表》中收录北京科技大学12项重大科研成果,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十三五”以来,学校共获得1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块体非晶合金的结构与强韧化研究”“一维氧化锌的界面调控及其应用基础研究”的科研成果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作出了重大科学贡献;“电弧炉炼钢复合吹炼技术的研究应用”“复杂组分战略金属再生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高性能特种粉体材料近终形制造技术及应用”等大批科研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