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2024年在河南招生计划表:招生专业、招生人数

招生 / 招生计划 2025-05-22 17:22:20

2024年广西师范大学在河南招生吗?今年广西师范大学在河南招生专业有哪些?每个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是多少?以下为赶考猫整理的广西师范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河南招生计划表,欢迎参考!

广西师范大学2024年在河南招生计划表:招生专业、招生人数

2024年广西师范大学最新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今年是面向河南招生的!2024年广西师范大学在河南一共招生28个专业,共计划录取61人。

一、广西师范大学2024年在河南招生计划

1、理科:小学教育(计划数2人)、金融学(计划数2人)、数学与应用数学(计划数3人)、物理学(计划数2人)、化学(计划数2人)等一共17个专业,共计划招收30人。

2、文科:法学(计划数2人)、政治学与行政学(计划数2人)、思想政治教育(计划数3人)、汉语言文学(计划数6人)、英语(计划数4人)等一共12个专业,共计划招收31人。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或者查询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二、2024广西师范大学在河南招生计划表(最新)

以下招生计划表包含:招生专业、招生人数、选科要求等,实际录取人数以及录取分数线,请以广西师范大学官网发布的最终招生情况为准!

招生省份科目批次招生专业计划人数
河南理科本二批小学教育(师范)(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单列专业.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第三、第四年须赴澳学习交流.只录取填报有专业志愿考生、考生一般应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请考生报考前详细了解该项目收费情况)1
河南理科本二批金融学2
河南理科本二批小学教育(师范)1
河南理科本二批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3
河南理科本二批物理学(师范)(办学地点:育才校区)2
河南理科本二批化学(师范)(办学地点:育才校区)2
河南理科本二批应用化学(办学地点:育才校区)2
河南理科本二批生物科学(师范)2
河南理科本二批统计学1
河南理科本二批新能源汽车工程(师范)(按职教师资培养)(办学地点:育才校区)1
河南理科本二批电子信息工程(办学地点:育才校区)2
河南理科本二批通信工程(办学地点:育才校区)1
河南理科本二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
河南理科本二批软件工程1
河南理科本二批信息安全1
河南理科本二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
河南理科本二批制药工程(办学地点:育才校区)2
河南理科本二批旅游管理(师范)(按职教师资培养)(办学地点:育才校区;要求男生身高不低于165cm、女生身高不低于157cm)2
河南文科本二批法学2
河南文科本二批政治学与行政学2
河南文科本二批思想政治教育(师范)3
河南文科本二批汉语言文学(师范)6
河南文科本二批英语(师范)(只招英语语种考生)4
河南文科本二批网络与新媒体2
河南文科本二批应用心理学(师范)2
河南文科本二批行政管理2
河南文科本二批劳动与社会保障2
河南文科本二批健康服务与管理2
河南文科本二批电子商务(师范)(按职教师资培养)(办学地点:育才校区)2
河南文科本二批旅游管理(办学地点:王城校区;要求男生身高不低于165cm、女生身高不低于157cm)2
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三、广西师范大学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地处世界级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是国家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广西重点建设的“国内一流大学”高校,全国文明校园。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近4000亩,各类学生71000多人,各类教职工4000多人(含离退休人员),拥有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60余人次,其中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人选27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西八桂学者、广西特聘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等省部级人才140多人次。

学校科研教学平台较高。现有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广西民族药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心理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9个,广西应用数学中心1个,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2个,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8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广西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广西卓越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1个,自治区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7个。全校馆藏纸质图书383.5888万册,中外文期刊293.97万册,电子图书270.6137万册。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