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理工大学最新排名:山东理工大学全国排名第262位,仅次于西藏大学;山东省内排行第14名,仅次于青岛理工大学;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第75名,仅次于青岛理工大学。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山东理工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山东理工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1. 山东理工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山东理工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91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191 |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 淄博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 |
2023 | 208 |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 淄博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 |
2022 | 175 |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 淄博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 |
2021 | 191 |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 淄博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 |
更多2024高考志愿填报参考: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2. 山东理工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山东理工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240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240 |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 淄博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 |
2023 | 227 |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 淄博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 |
2022 | 226 |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 淄博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 |
2021 | 166 |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 淄博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 |
更多2024高考志愿填报参考: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3. 山东理工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山东理工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200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3 | 200 |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 淄博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 |
2022 | 185 |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 淄博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 |
更多2024高考志愿填报参考: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在山东省内高校排名:山东理工大学排在烟台大学之上,仅次于青岛理工大学,排第14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13 | 青岛理工大学 | 理工 | 山东 青岛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14 | 山东理工大学 | 理工 | 山东 淄博市 | 省重点,保研 | 公办 |
15 | 烟台大学 | 综合 | 山东 烟台市 | 省重点 | 公办 |
更多2024高考志愿填报参考: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详见:山东高校排名一览表最新名单(山东省大学排行榜2024)
在理工类高校排行中:山东理工大学仅次于青岛理工大学,排名第75位,排在沈阳工业大学之上。
理工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74 | 青岛理工大学 | 山东 青岛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75 |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 淄博市 | 省重点,保研 | 公办 |
76 | 沈阳工业大学 | 辽宁 沈阳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更多2024高考志愿填报参考: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山东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历史悠久的齐文化发祥地——山东省淄博市,现已发展成为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学校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首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山东省首批文明校园、“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优先精准发展战略,坚持引育并举,获评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现有专任教师2197人,其中教授327人、副教授82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33人。拥有双聘院士、海外院士、长江学者、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等国家级人才34人次;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泰山系列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人才90人次;特聘教授76人。
学校坚持协同创新,加强科研组织和标志性成果培育力度,深化融合发展,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与地方共建112个科技研发和技术转移转化机构,荣获“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十一五”以来获国家科技奖励9项。“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委托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223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63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52项。2018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9项,2022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5项,一等奖数量均位居当年省属高校首位。2019年获批省级大学科技园。2017年以来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7项。新型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重大发明专利独占许可使用费达5.2亿元,荣获山东省专利特别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