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工程学院最新排名:河南工程学院全国排名第613位,仅次于遵义师范学院;河南省内排行第25名,仅次于洛阳理工学院;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第174名,仅次于洛阳理工学院。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河南工程学院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河南工程学院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1. 河南工程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河南工程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428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428 | 河南工程学院 | 河南 郑州市 | 理工 | 省属 |
2023 | 452 | 河南工程学院 | 河南 郑州市 | 理工 | 省属 |
2022 | 396 | 河南工程学院 | 河南 郑州市 | 理工 | 省属 |
2021 | 508 | 河南工程学院 | 河南 郑州市 | 理工 | 省属 |
2. 河南工程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河南工程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422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422 | 河南工程学院 | 河南 郑州市 | 理工 | 省属 |
2023 | 426 | 河南工程学院 | 河南 郑州市 | 理工 | 省属 |
2022 | 437 | 河南工程学院 | 河南 郑州市 | 理工 | 省属 |
2021 | 426 | 河南工程学院 | 河南 郑州市 | 理工 | 省属 |
在河南省内高校排名中,河南工程学院排在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之上,仅次于洛阳理工学院,排第25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24 | 洛阳理工学院 | 理工 | 河南 洛阳市 | 省属 | 公办 |
25 | 河南工程学院 | 理工 | 河南 郑州市 | 省属 | 公办 |
26 |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 财经 | 河南 郑州市 | 省属 | 公办 |
在理工类高校排行中,河南工程学院仅次于洛阳理工学院,排名第174位,排在湖北工程学院之上。
理工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173 | 洛阳理工学院 | 河南 洛阳市 | 省属 | 公办 |
174 | 河南工程学院 | 河南 郑州市 | 省属 | 公办 |
175 | 湖北工程学院 | 湖北 孝感市 | 省属 | 公办 |
河南工程学院地处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国家发改委立项建设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河南省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培育单位、河南省首批“装配式”建筑人才培训基地、河南省首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荣获河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煤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人才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大美学工”十佳优秀学生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等。学校入选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学校办学基础扎实。现有龙湖校区、桐柏路校区和南阳路校区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600余亩,建筑面积111万平方米。设备总值4.2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馆藏图书426万册,其中电子图书176万册。体育馆、室内游泳馆、体育场和学生活动中心等设施齐全。
学校科研成效显著。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现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2个,校级创新团队8个,河南省电子陶瓷材料与应用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纺织新产品开发工程研究中心、煤矿绿色开采精细地质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慧制造系统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动力集成与智能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21个,是河南省优秀博士后研发基地。学校分别参与了“新型城镇建筑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煤炭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纺织新产品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近年来,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近800项,其中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联合基金项目、应急管理专项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100余项,省级重点研发专项3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项、三等奖15项,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1项,河南省发展研究奖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