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排名(2025-2022全国最新排名)

院校 / 大学排名 2024-12-09 15:03:34

2025年,湖南工业大学最新排名:湖南工业大学全国排名第359位,仅次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湖南省内排行第10名,仅次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第118名,仅次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排名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湖南工业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湖南工业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湖南工业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湖南工业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湖南工业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271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271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市理工省重点,研究生院
2023264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市理工省重点,研究生院
2022269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市理工省重点,研究生院
2021271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市理工省重点,研究生院

2. 湖南工业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湖南工业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256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256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市理工省重点,研究生院
2023273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市理工省重点,研究生院
2022273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市理工省重点,研究生院
2021257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市理工省重点,研究生院

3. 湖南工业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湖南工业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184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3184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市理工省重点,研究生院

二:湖南工业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湖南省内高校排名中,湖南工业大学排在吉首大学之上,仅次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排第10位。

省内排名院校名称类型所在地级别性质
9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农林湖南 长沙市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公办
10湖南工业大学理工湖南 株洲市省重点,研究生院公办
11吉首大学综合湖南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公办

三:湖南工业大学在理工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理工类高校排行中,湖南工业大学仅次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排名第118位,排在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之上。

理工类排名院校名称所在地级别性质
117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 成都市省重点公办
118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市省重点,研究生院公办
119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 抚顺市省重点公办

四:湖南工业大学简介

湖南工业大学是一所具有65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大学,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株洲工学院更名为湖南工业大学,同年合并了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过程中,先后有湖南城市建设学校、湖南省财会学校并入。学校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创办的株洲市师范学校。

学校有22个教学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建立了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农、教育、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涵盖56个二级学科;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25个学位授权领域;8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实践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09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有全日制学生31464人,其中,研究生3142人。有教职员工2820人,专任教师1835人,其中教授220人、副教授441人,研究生导师552人;“国家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芙蓉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11人,湖南省“芙蓉学者”3人,“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获得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5人,20人进入省“121人才工程”,湖湘青年英才6人,获得湖南省优秀青年基金资助1人,湖南省优秀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省教学名师3人,省优秀研究生导师7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81人,9人进入省学科带头人行列,27位教师获得二级教授岗位聘用资格,聘有两院院士3人。

学校以“厚德博学,和而不同”为校训,以“明德、精业、求实、创新”为校风,坚持“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主动服务湖南新型工业化和中国包装现代化”的办学导向,努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办学60多年来,为国家输送了21万余名高素质专业人才,涌现出了刘镇武、周伯华等一大批杰出的校友代表。近5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目前,学校正奋进在建设工业科学融合创新、包装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征途上!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