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科大学排名全国第几位(2025-2022最新排名表)

院校 / 大学排名 2024-12-06 13:34:45

2025年,广东药科大学最新排名:广东药科大学全国排名第545位,仅次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广东省内排行第31名,仅次于深圳技术大学;全国医药类高校排名第58名,仅次于济宁医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排名全国第几位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广东药科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广东药科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广东药科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广东药科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广东药科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372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372广东药科大学广东 广州市医药
2023366广东药科大学广东 广州市医药
2022384广东药科大学广东 广州市医药

2. 广东药科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广东药科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422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422广东药科大学广东 广州市医药
2023393广东药科大学广东 广州市医药
2022418广东药科大学广东 广州市医药
2021321广东药科大学广东 广州市医药

3. 广东药科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广东药科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255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3255广东药科大学广东 广州市医药

二:广东药科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广东省内高校排名中,广东药科大学排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之上,仅次于深圳技术大学,排第31位。

省内排名院校名称类型所在地级别性质
30深圳技术大学理工广东 深圳市公办
31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广东 广州市公办
32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理工广东 茂名市公办

三:广东药科大学在医药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医药类高校排行中,广东药科大学仅次于济宁医学院,排名第58位,排在陕西中医药大学之上。

医药类排名院校名称所在地级别性质
57济宁医学院山东 济宁市省属公办
58广东药科大学广东 广州市公办
59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市研究生院公办

四:广东药科大学简介

广东药科大学是全国三所药科大学之一,是华南地区最早开办药学系列专业的高等学府。学校创办于1958年,原名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1978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命名广东医药学院;1994年易名广东药学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现有广州(大学城、宝岗、赤岗)、中山和云浮三大校区五个校园,占地近5300亩。学校拥有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22个学院(部)、3个研究所(中心)、2所直属附属三级甲等医院。经65年砥砺奋进,已发展成为“以药为主,药医结合,药工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独具特色的全国知名高等学府,先后进入广东省“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建设高校行列。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主动服务国家和广东省重大发展战略,建有糖脂代谢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5个,形成较为完备的化学药、生物药和中药“三大药”及医药一体的研发创新体系。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1项等一批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优势突出,已形成多学科综合一体化防控糖脂代谢病诊疗新模式,制定首个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国际规范并在第5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发布,研制了FTZ等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获国家、PCT、欧美发明专利授权共538项;成功申报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中药1.1类创新药“脑脉通颗粒”临床实验批件;制定橘核盐橘核,炒茺蔚子国家药典标准并纳入2020版中国药典。近年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4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何梁何利奖、吴阶平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

开放合作塑造品牌。学校先后与5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招收包括俄罗斯、印度、南非等20多个国家的各类留学生,开设药学专业国际班。持续开展高质量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近年举办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理事会2019年年会暨中俄国际医药科技创新与合作峰会、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会议、“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暨图片展活动、5届岭南代谢病国际论坛等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29场,其中牵头举办中俄合作新冠疫情防控学术交流会议等8场中俄合作抗疫学术活动,成果纳入中俄总理定期会晤中方工作汇报,登载于科技部《中俄科技创新年工作简报》2020年第5期头条,打造了中俄合作抗疫学术交流品牌,为抗疫国际合作贡献了广药大力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推进“亚洲校园”项目,开展教育部中外双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计划及粤港澳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计划。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