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全国排名第几位(2025-2022最新)

院校 / 大学排名 2024-12-04 18:39:47

2025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最新排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全国排名第567位,仅次于湖南科技学院;北京市内排行第55名,仅次于北京物资学院;全国政法类高校排名第11名,仅次于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全国排名第几位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412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41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 海淀区政法
2023399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 海淀区政法
2022405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 海淀区政法

2.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364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364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 海淀区政法
2023359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 海淀区政法
2022366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 海淀区政法
2021371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 海淀区政法

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北京市内高校排名中,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排在中华女子学院之上,仅次于北京物资学院,排第55位。

省内排名院校名称类型所在地级别性质
54北京物资学院财经北京 通州区省属公办
55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政法北京 海淀区公办
56中华女子学院综合北京 朝阳区省属公办

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政法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政法类高校排行中,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仅次于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排名第11位,排在甘肃政法大学之上。

政法类排名院校名称所在地级别性质
10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北 廊坊市国重点公办
11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 海淀区公办
12甘肃政法大学甘肃 兰州市省属公办

四: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全总和教育部共建。学校前身是1939年3月成立的延安工人学校。1939年6月,延安工人学校和陕北公学、安吴堡青训班、鲁迅艺术学院合并组成华北联合大学。1946年4月,从华北联合大学分离建校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在张家口成立。1949年初,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1949年9月,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更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1984年,更名为中国工运学院,面向全国工会系统和社会开展成人学历教育。2003年,改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2年,开展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部关于共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意见》正式印发。2018年,开始在香港地区招收研究生。2021年11月,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公共管理3个专业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工作。2022年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支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意见》,更加坚定了全校师生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信心,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2024年3月,获准加入“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秉承“延安根、延河魂”共同精神源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应有力量。

学校多年坚持弘扬中国特色、劳动特色、工会特色,坚定不移地走“特精尖”内涵式发展道路,已经发展成为劳动和工会领域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完整的大学。学校设有工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法学院、劳动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劳动教育研究院)、酒店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工会干部培训学院、劳模学院(工匠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学院和1个公共教学部;开设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财务管理、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社会学、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戏剧影视文学、酒店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应急技术与管理、劳动教育、旅游管理、应用统计学、工会学等25个普通本科专业,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旅游英语2个专科专业。

学校大力发展科学研究和智库建设,拥有全国工会学研究会、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论坛等多个学术研究平台,大国工匠与劳动模范研究所、“一带一路”与劳动关系研究所、发展战略研究所等8个校属研究机构和中国职工发展研究所等25个院(部)属科研机构,形成了一支研究能力突出、社会影响力较大的研究团队,在工人阶级与工会理论、劳动关系、劳动法学、劳动经济、职业安全卫生、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学校积极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劳动关系和工会研究院以“资政、启民、崇劳、厚生”为使命,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通过编辑研究动态、撰写咨询报告、发布蓝皮书等形式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为中央和全总相关决策提供智力服务。劳动教育研究院聚焦研究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模式与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构建,通过创办《劳动教育评论》、编辑《劳动教育研究专报》、发布《中国劳动教育发展报告》、主办劳动教育高端研讨会和全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峰会等形式,在劳动教育决策制定、政策咨询、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智库作用。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