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登上头条:特色培养模式火了

资讯 / 高考新闻 2024-01-25 18:36:04

日前,《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发了《培养有“锋利实力”的卓越工程人才》通讯报道,聚焦于电子科技大学开展的新工科教育改革;同一期第六版头条刊发了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国家级教学名师、教务处处长黄廷祝的署名文章《以“新工科”重塑新时代工程人才》。

1.jpg

通过报道以及学校的相关介绍,可以了解到电子科技大学近年来在“新工科”教育改革的系列成果。小编选择了以下亮点,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所“双一流”高校“新”的成果。

自主设计个人专业培养方案

“我自主设计的培养方案通过评审啦!”1月4日,对于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学生朱陈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当天,电子科技大学召开自主设计培养方案校级评审会,包括朱陈在内的15名学生自主设计的培养方案通过审核并正式开始实施。从2023年9月20日首个“自主设计个人专业培养方案”正式生效至今,电子科大像朱陈一样拥有“私人定制化”培养方案的学生共有16人。

据介绍,学校2023年4月推出“自主设计”计划,校长曾勇表示,本科生自主设计个人专业培养方案,是电子科大突破传统路径依赖,致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实际行动回答好“强国建设,成电何为”的一个缩影。

“新生新工程教育计划”

2015年,学校启动新工程教育改革,从新生开始,全面实施激励性、创新性“新生新工程教育计划”,开展“新生项目式课程+新生课外创新实践项目计划+新生研讨课+多类型研究型教学”课内外一体的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一入学就能与知名教授建立联系,接触并尝试解决有价值的工程问题,强化思辨表达、团队协作等通用能力培养,养成研究探索、创新创造的习惯。

该计划的代表之一,便是必修的新生项目式课程,例如被学校工科新生誉为“宝藏课程”的“软体飞行器制作与挑战”课堂的日常。学生们通过项目式学习,探索如何给气球“插上翅膀”,让它既能飞得稳当,又能悬浮转向。有趣有内容的新生项目式课程还有很多,选题涉及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智能汽车、电子皮肤、空地协同、智慧治理等。

如今,电子科大已在所有工科专业建成了“新生项目式课程(必修)”—“中级项目式课程”—“高级项目式课程”—“高峰体验项目式课程”的贯通四年逐级挑战项目式课程体系,环环相扣、节节攀升,持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练就过硬的创新能力。目前,电子科大年均开设各类挑战性、研究型、项目式课程2800多门次,覆盖学生14万余人次。

2.jpg
材料与能源学院师生在开展电子信息材料的制备实验

高水平“科研育人”新范式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学校持续推动高水平科研团队深度参与本科人才培养,使高水平“科研育人”成体系融入课程、融入课堂、融入实践。

“我们将9个科研项目与11门核心课程紧密联动。老师上堂授课、下堂指导、无缝对接,学生分组科研、同堂听课、一起研讨,实现‘研教互动、学研相长’。”国家级教学名师、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委主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杨建宇介绍,在高水平“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计划下,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实施了“卓越成长计划”,构建起“案例化核心课程”与“通关式科研项目”相融合的精英人才培养体系,让学生“想学好”“能学好”,也形成了高水平科研转化的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2022年11月,我们的本科生还作为第一作者在顶级期刊上发表了论文。”谈起“卓越成长计划”成效,电子科大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师周云介绍,2018级本科生范旭祥等在导师的指导下发表了重量级论文。而此前的十年里,该刊第一作者为本科生的论文数,占比仅千分之一。

这样的探索不仅在一个学院,目前,学校已聚焦未来信息技术关键领域,组织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领衔高水平科研团队,打造了12个高水平“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平台。“卓越成长计划”“栋梁计划”“攀登计划”等各学院的一系列“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计划犹如雨后春笋,不断落地实施。

3.jpg
机器人研究中心师生探讨外骨骼机器人研发

校企深度合作

学校培养与企业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是工程教育面临的共性挑战。为攻克这一问题,学校国家级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重构了以政府为指导、产业需求为导向、高校与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最大限度释放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能量。

“邀请企业、行业专家进入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校内班主任+资深工程师组成的企业班主任的‘双班主任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副院长于奇介绍,为了实现培养“能用”“好用”的工程人才,学院和企业、行业深度合作,让他们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值得一提的是,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学生在大三下学期会全部进入企业实习半年。实习企业由学校从集成电路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联盟里选择推荐,学生和企业进行“双选”。让学生真正深入企业、深入一线去看到“真”问题,习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培养方式,自然让学生的能力可以匹配企业的需求。芯原微电子(成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付裕指出:“我们公司以前不招本科生,但近年来为电子科大破了例,他们的学生的确上手很快。”

与此同时,芯原微电子(成都)有限公司也是电子科大集成电路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联盟成员单位,公司的企业教授每年会为电子科大学生送上定制课程,本科72学时,研究生24学时,并设立企业开放日等。

2023年,学校还启动了集成电路“强芯铸魂”本研贯通培养特别行动计划,探索实践本硕5年、本博/本硕博7—8年的贯通制精英培养新范式,通过“模块化+项目式+双导师”,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紧缺拔尖人才的自主培养。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