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已完成,以下为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最新整理的西北工业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部分结果,以及完整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名单,欢迎参考!
西北工业大学第五轮评估目前已知有9个学科上榜,分别为:A+类学科3个(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类学科3个(机械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A-类学科3个(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序号 | 院校名称 | 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第五轮) |
---|---|---|---|
1 | 西北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A+ |
2 | 西北工业大学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A+ |
3 | 西北工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A+ |
4 | 西北工业大学 | 机械工程 | A |
5 | 西北工业大学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A |
6 | 西北工业大学 | 兵器科学与技术 | A |
7 | 西北工业大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A- |
8 | 西北工业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A- |
9 | 西北工业大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A- |
注:此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由西北工业大学官网透露,并不是完整结果,待教育部正式公开后,本文会第一时间发布,敬请随时关注!
西北工业大学第四轮评估一共有26个学科上榜,其中综合实力最强的专业学科有:A+类学科1个(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A类学科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
序号 | 院校名称 | 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第四轮) |
---|---|---|---|
1 | 西北工业大学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A+ |
2 | 西北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A |
3 | 西北工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A- |
4 | 西北工业大学 | 力学 | B+ |
5 | 西北工业大学 | 机械工程 | B+ |
6 | 西北工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B+ |
7 | 西北工业大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B+ |
8 | 西北工业大学 | 软件工程 | B+ |
9 | 西北工业大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B+ |
10 | 西北工业大学 | 数学 | B |
11 | 西北工业大学 | 物理学 | B |
12 | 西北工业大学 | 电气工程 | B |
13 | 西北工业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B |
14 | 西北工业大学 | 兵器科学与技术 | B |
15 | 西北工业大学 | 化学 | B- |
16 | 西北工业大学 | 光学工程 | B- |
17 | 西北工业大学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B- |
18 | 西北工业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B- |
19 | 西北工业大学 | 交通运输工程 | B- |
20 | 西北工业大学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B- |
21 | 西北工业大学 | 工商管理 | B- |
22 | 西北工业大学 | 设计学 | B- |
23 | 西北工业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C+ |
24 | 西北工业大学 | 生物学 | C- |
25 | 西北工业大学 | 土木工程 | C- |
26 | 西北工业大学 | 公共管理 | C- |
是否是985 | 是 | 是否是211 | 是 |
是否是双一流 | 是 | 主管单位 | 工信部 |
创建时间 | 1938年 | 博士点数量 | 29 |
硕士点数量 | 39 | 学校类型 | 理工 |
所在城市 | 陕西 西安市 | 办学层次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E9,国防七子,101计划 |
学校办学资源富集,学科特色鲜明。现有学生37000余名,教职工4300余人,占地面积310余万平方米,设有航空、航天、航海和国际教育学院、教育实验学院、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等28个学院。拥有72个本科专业,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和环境学/生态学10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3个学科进入前1‰,形成了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学科群为引领,3M(材料、机械、力学)学科群、3C(计算机、通信、控制)学科群、理科学科群和人文社科学科群和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成效显著。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历史上,铸造、航空宇航制造工程、飞行力学、航空发动机、水中兵器、火箭发动机、无人系统等7个学科的全国第一位工学博士由我校培养。据不完全统计,在我校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的33万多名校友中,有50余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和67位将军、51位两院院士。在航空领域,以杨伟、唐长红等为代表的约半数以上的重大型号总师、副总师为我校校友。中国航空工业成立70周年纪念表彰的5位“航空报国功勋奖”获得者中4位为我校校友,10位“航空报国杰出奖”获得者中6位为我校校友。从2005年至今的15届航空航天月桂奖获奖者中,有26位在学校学习、工作过。在航天领域,从早年“航天三少帅”中的张庆伟和雷凡培,到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等,一大批杰出校友担任大型央企及所属企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干部及副总师以上职务,相继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航海领域同样有大批的杰出校友活跃在船舶工业、水中兵器行业的重要管理岗位与核心技术岗位上,英才辈出,不胜枚举。大批西工大学子成为行业精英、国之栋梁,在人才培养领域形成了独有的“西工大现象”,被社会誉为“总师摇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