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610分左右物理类能上什么大学(2025报考推荐)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2024-12-24 19:00:15

2025年安徽高考物理类61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608分、609分、610分、611分、612分的安徽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安徽高考610分左右物理类能上什么大学(2025报考推荐)

一、安徽高考61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安徽物理类考生61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合肥工业大学(公办)、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公办)、安徽大学(公办)、合肥工业大学(公办)、安徽大学(公办)、东北大学(公办)、中国药科大学(公办)、中国传媒大学(公办)、南京师范大学(公办)、中国农业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安徽物理类61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304所)

以下为2024年安徽高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61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61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合肥工业大学610 / 19843本科公办
2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605 / 22723本科公办
3安徽大学603 / 23641本科公办
4合肥工业大学593 / 29709本科公办
5安徽大学590 / 31533本科公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东北大学609 / 20203本科公办
2中国药科大学609 / 20622本科公办
3中国传媒大学608 / 20901本科公办
4南京师范大学608 / 20934本科公办
5中国农业大学607 / 21406本科公办
6上海大学607 / 21316本科公办
7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606 / 22168本科公办
8江南大学606 / 22084本科公办
9华中科技大学605 / 22446本科公办
10上海大学605 / 22661本科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304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安徽物理类61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合肥工业大学

学校深怀“工业报国”之志,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校训,以“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与领军人才”为人才培养总目标,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培育践行“爱国爱校、笃学问道、团结合作、尽己奉献、追求一流”的校园文化,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千人一名领军人才”的人才培养成效被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持续广泛追踪报道。学校已经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校先后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首批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试点单位、“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首批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等。

2、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和“211工程”建设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坚持走科研强校之路,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特色显著,覆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大门类,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环境/生态学、物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4个学科进入前3‰);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336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437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1142人;实质双聘院士4名;全职引育“国家杰青”“万人领军”等国家级领军人才73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安徽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地方领军人才523人次。已形成了以两院“院士”、国家“杰青”“优青”等为引领,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师资队伍;聚焦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主攻方向,建设了“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产教研融合研究院等世界一流研究平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7个高端创新平台以及安徽省实验室等38个省级科研平台,产出了金属团簇材料、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磁斯格明子(skyrmion)存储材料等一批原创性成果,在高灵敏传感装备、毫米波芯片、水性聚氨酯等“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新光波导材料”研究成果刊载在Science期刊;学校2023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资助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持续位居省属高校本级首位;“双一流”建设以来,共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94项。学校自然指数排名位居全国第46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指数在一流学科年度发展指数评价中位居全国第2;北京外国语大学发布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我校位列第54位;软科“双一流”高校教学实力排名,我校位列第69位。

3、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学校牵头的“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首批14个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学校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首轮建设任务已顺利完成,“智慧交通”一流学科领域建设得到评审专家高度评价。

北京交通大学高度重视威海校区发展建设,把威海校区作为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主阵地,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培养实训基地,学校综合改革的试验区以及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区。2015年4月19日,教育部正式批复北京交通大学建设威海校区,同年开始招生。2015年12月18日,威海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核准北京交通大学在威海成立事业法人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威海)。2016年,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威海)落地威海校区,9月获颁威海市“科普教育基地”,2017年被评为威海市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基地,2018年被评为文登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2019年被评为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教学示范中心不仅服务于校区各专业教学需求,还向社会开放和共享。

相关推荐:

安徽高考一分一段表2024物理类(最新位次排名)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