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在安徽招生计划表2024年(招生专业、招生人数)

招生 / 招生计划 2025-02-07 08:46:14

2024年西南大学在安徽招生吗?今年西南大学在安徽招生专业有哪些?每个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是多少?以下为赶考猫整理的西南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安徽招生计划表,欢迎参考!

西南大学在安徽招生计划表2024年(招生专业、招生人数)

2024年西南大学最新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今年是面向安徽招生的!2024年西南大学在安徽一共招生27个专业,共计划录取70人。

一、西南大学2024年在安徽招生计划

1、历史类:历史学(计划数1人)、德语(计划数1人)、俄语(计划数1人)、心理学(计划数3人)、经济学(计划数2人)等一共5个专业,共计划招收8人。

2、物理类:经济学类(计划数1人)、教育学(计划数1人)、公共管理类(计划数1人)、经济学(计划数2人)、心理学(计划数3人)等一共24个专业,共计划招收62人。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或者查询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二、2024西南大学在安徽招生计划表(最新)

以下招生计划表包含:招生专业、招生人数、选科要求等,实际录取人数以及录取分数线,请以西南大学官网发布的最终招生情况为准!

招生省份科目批次招生专业计划人数选科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经济学类(含:经济学、金融学)1不限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教育学(晏阳初创新实验班)1不限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公共管理类(含:行政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社会工作)1不限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经济学(中外合作办学)(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外方合作高校为澳大利亚西澳大学)2不限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心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不招色盲考生;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外方合作高校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3不限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药学(不招色盲考生)1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1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信息安全1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含:农业资源与环境、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土地科学与技术、林学;不招色弱、色盲考生)1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不招色育考生)1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生物技术(不招色育考生)1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蚕学(双学士学位)(不招色盲考生;蚕学+生物技术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1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材料类(含: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不招色育考生)2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植物生产类(含:农学、园艺、植物保护;不招色盲考生)4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智慧农业(不招色盲考生)1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外方合作高校为新西兰奥克兰大学)8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食品质量与安全(中外合作办学)(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外方合作高校为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2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外方合作高校为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3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植物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不招色盲考生;以英语为主要投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外方合作高校为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6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外方合作高校为溴大利亚迪肯大学)8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外方合作高校为澳大利亚西澳大学)7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不招色盲考生;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外方合作高校为澳大利亚西澳大学)3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生物科学(拔尖创新班)1化和生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风景园林(不招色盲考生)1
安徽历史类本科批历史学1不限
安徽历史类本科批德语1不限
安徽历史类本科批俄语1不限
安徽历史类本科批心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不招色盲考生;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外方合作高校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3不限
安徽历史类本科批经济学(中外合作办学)(以英语为主要投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外方合作高校为澳大利亚西澳大学)2不限
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三、西南大学简介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张卫国教授、校长王进军教授。

学校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坚持“立足重庆、面向西南、服务全国”,与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江苏、山东、山西等省市82个地、市、县建立了校地战略合作关系,与国内80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21个省、市900余个行政事业单位和1000多家企业开展了有效的项目合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县校合作,受到广泛好评,被誉为产学研有效结合的“石柱模式”,入选全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