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财经学院2024年在河南招生计划表:招生专业、招生人数

招生 / 招生计划 2024-11-16 15:45:28

2024年宁波财经学院在河南招生吗?今年宁波财经学院在河南招生专业有哪些?每个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是多少?以下为赶考猫整理的宁波财经学院各专业2024年在河南招生计划表,欢迎参考!

宁波财经学院2024年在河南招生计划表:招生专业、招生人数

2024年宁波财经学院最新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今年是面向河南招生的!2024年宁波财经学院在河南一共招生24个专业,共计划录取121人。

一、宁波财经学院2024年在河南招生计划

1、理科:数字经济(计划数2人)、金融工程(计划数7人)、国际经济与贸易(计划数3人)、机械电子工程(计划数4人)、工业设计(计划数2人)等一共16个专业,共计划招收73人。

2、文科:国际经济与贸易(计划数3人)、汉语国际教育(计划数2人)、日语(计划数5人)、商务英语(计划数5人)、广告学(计划数2人)等一共15个专业,共计划招收48人。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或者查询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二、2024宁波财经学院在河南招生计划表(最新)

以下招生计划表包含:招生专业、招生人数、选科要求等,实际录取人数以及录取分数线,请以宁波财经学院官网发布的最终招生情况为准!

招生省份科目批次招生专业计划人数
河南理科本二批数字经济(前两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两年在本部校区)2
河南理科本二批金融工程(前两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两年在本部校区)7
河南理科本二批国际经济与贸易(前两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两年在本部校区)3
河南理科本二批机械电子工程(第一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三年在本部校区)4
河南理科本二批工业设计(第一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三年在本部校区)2
河南理科本二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三年在本部校区)11
河南理科本二批软件工程(前两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两年在本部校区)11
河南理科本二批数字媒体技术(第一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三年在本部校区)2
河南理科本二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前两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两年在本部校区)10
河南理科本二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前两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两年在本部校区)5
河南理科本二批市场营销(前两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两年在本部校区)2
河南理科本二批会计学(前两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两年在本部校区)4
河南理科本二批财务管理(前两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两年在本部校区)2
河南理科本二批创业管理(前两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两年在本部校区)3
河南理科本二批供应链管理(前两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两年在本部校区)3
河南理科本二批电子商务(前两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两年在本部校区)2
河南文科本二批国际经济与贸易(前两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两年在本部校区)3
河南文科本二批汉语国际教育(第一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三年在本部校区)2
河南文科本二批日语(第一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三年在本部校区)5
河南文科本二批商务英语(第一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三年在本部校区)5
河南文科本二批广告学(办学地点:象山校区)2
河南文科本二批文化遗产(第一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三年在本部校区)2
河南文科本二批工商管理(前两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两年在本部校区)5
河南文科本二批市场营销(前两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两年在本部校区)2
河南文科本二批会计学(前两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两年在本部校区)3
河南文科本二批财务管理(前两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两年在本部校区)2
河南文科本二批创业管理(前两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两年在本部校区)3
河南文科本二批供应链管理(前两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两年在本部校区)3
河南文科本二批电子商务(前两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两年在本部校区)2
河南文科本二批戏剧影视文学(办学地点:象山校区;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4
河南文科专科批传播与策划(办学地点:象山校区)5
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三、宁波财经学院简介

宁波财经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浙江省宁波市,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工、文、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始建于2001年,2008年获批为普通本科高校,2015年成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本科建设试点示范高校,2016年获评“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18年由原校名“宁波大红鹰学院”更名为“宁波财经学院”。

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4个、优势重点专业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课程127门;省一流学科4个、市重点学科4个。近五年,获批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20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5项;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项10项,21篇资政报告获省部级领导批示。立项建设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1项,获得省、市教学成果奖24项,在校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获奖2790项,其中国家级和国际级竞赛获奖1400余项。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