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都师范学院最新排名:成都师范学院全国排名第592位,仅次于湖北理工学院;四川省内排行第22名,仅次于川北医学院;全国师范类高校排名第64名,仅次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成都师范学院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成都师范学院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1. 成都师范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成都师范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428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428 | 成都师范学院 | 四川 成都市 | 师范 | 省属 |
2023 | 395 | 成都师范学院 | 四川 成都市 | 师范 | 省属 |
2022 | 417 | 成都师范学院 | 四川 成都市 | 师范 | 省属 |
2021 | 397 | 成都师范学院 | 四川 成都市 | 师范 | 省属 |
2. 成都师范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成都师范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387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387 | 成都师范学院 | 四川 成都市 | 师范 | 省属 |
2023 | 393 | 成都师范学院 | 四川 成都市 | 师范 | 省属 |
2022 | 377 | 成都师范学院 | 四川 成都市 | 师范 | 省属 |
2021 | 371 | 成都师范学院 | 四川 成都市 | 师范 | 省属 |
在四川省内高校排名中,成都师范学院排在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之上,仅次于川北医学院,排第22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21 | 川北医学院 | 医药 | 四川 南充市 | 省属 | 公办 |
22 | 成都师范学院 | 师范 | 四川 成都市 | 省属 | 公办 |
23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理工 | 四川 德阳市 | 省重点 | 公办 |
在师范类高校排行中,成都师范学院仅次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排名第64位,排在牡丹江师范学院之上。
师范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63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 江苏 南京市 | 省属 | 公办 |
64 | 成都师范学院 | 四川 成都市 | 省属 | 公办 |
65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黑龙江 牡丹江市 | 省属 | 公办 |
成都师范学院是四川省省属本科师范学院,是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单位、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四川省综合改革整体转型试点高校、四川省公费师范生和地方优师专项师范生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四川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校本部在温江校区。
学校创建于1955年,前身系四川省教育行政学校,历经四川省教育干部进修学院(1964年)、四川省教育学院(1978年)、四川教育学院(1984年)等发展阶段。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制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成都师范学院。学校先后培养了毕业生15万余人,其中有全国优秀教师、模范教师、优秀律师、模范导游、优秀记者、博士生导师70余人,市、州、县教育部门负责人1000余人,中职和中小学校长1100余人,正高级、高级、特级教师等名优教师1万余人。毕业生中涌现出了西南交通大学原校长徐飞,东辰教育集团总校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建平,全国人大代表、猪八戒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朱明跃,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优秀律师李正国,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佳农民王伶俐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坚持创新驱动,科研能力持续增强。学校入选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优先培育类”,教育学学科入选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学校是四川省心理学会、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四川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3个省级学会的依托单位,建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四川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四川省心理与行为科学普及基地、四川STEAM科创教育科普基地、农村土地利用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研究机构4个,四川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四川中小学教师师德研究中心、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研究中心、四川0-3岁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东南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成都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研究中心、四川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中心、四川劳动教育研究中心、四川中小学安全教育与管理研究中心、四川国际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10个市厅级研究中心。建有室内空间布局优化与安全保障实验室、特色园艺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实验室、功能分子结构优化与应用实验室等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四川科创教育成都市科普基地1个。有省级科研创新团队2个,厅级科研创新团队7个。近五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4项;公开发表论文2200余篇,出版著作(含教材)130余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外观设计专利等835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4项,被政府部门采纳咨询报告5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