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是几本院校」

院校 / 几本大学 2024-06-09 16:33:05

广州大学是几本院校?属于一本还是二本大学呢?学校实力到底怎么样?

广州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是几本院校】

广州大学2023年在各省的招生批次都是第一批次招生,所以广州大学属于一本大学!

另外赶考猫从广州大学官网得知:广州大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一所综合类公办普通本科院校,省内本科批次录取院校。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广东省级特色专业13个:工程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物流管理、广播电视学、美术学、应用心理学、英语、旅游管理、工商管理、工业设计、绘画、数学与应用数学、机器人工程;省重点、培育专业专业7个: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工程管理、行政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

附:广州大学在各省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2023)

包含2023年广州大学在各省市录取的本科批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等。

省份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广东省(本科)历史类52127485433
物理类453213265439
安徽省(本一)理科56135253482
文科5595517495
重庆市(本科)历史类5395167407
物理类53425918406
福建省(本科)历史类5733492453
物理类57818252431
甘肃省(本一)理科46522316433
文科5143864488
广西省(本一)理科52524594475
文科5852571528
贵州省(本一)理科53118052459
文科5873299545
海南省(本科)综合类6297111483
河北省(本科)历史类5736319430
物理类56337796439
河南省(本一)理科58136540514
文科5858045547
湖北省(本科)历史类5715304426
物理类59621107424
湖南省(本科)历史类5615793428
物理类58621094415
江西省(本一)理科57617664518
吉林省(本一A)理科49813555463
江苏省(本科)历史类55018060474
物理类57156968448
辽宁省(本科)历史类5435748404
物理类53729633360
内蒙古(本一A)理科46920157434
宁夏(本一)理科40612338397
文科5251351488
山西省(本一B)理科50133237480
文科4927204490
四川省(本一)理科59723731520
文科5695358527
新疆(本一)理科40516734396
文科4782759458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理科3644729396
文科4191494458
云南省(本一)理科55616137485
文科5625846530
数据来源于赶考猫:www.gankaomao.com

附:广州大学简介

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成长。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化与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对接”(对接高质量发展、对接创新驱动、对接扩大开放),聚焦新工科、新文科、新师范建设,积极探索新医科发展,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通过培育与引进并举,基本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24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515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42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1263人,具有博士学位1500人。现有全职两院院士4人、特聘院士4人、双聘院士4人;外国和国际机构院士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4人、青年学者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0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5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3人;“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1个;广东省各类高层次人才45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含广州市杰出专家、优秀专家、青年后备人才)329人。

学校坚持科技创新战略,面向产业和经济社会主战场,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安全+智慧运维创新枢纽”“网络空间信息+智能应用技术创新枢纽”等2个创新枢纽,新材料新装备新制造交叉创新等5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穗深港澳创新走廊上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格局,设立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积极谋划在南沙的新发展。现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含培育基地)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73个。在城市基础设施减震防灾与安全、网络空间先进技术、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智慧交通、天体物理、分析科学技术、环境工程、清洁能源材料、应用数学、生物计算、分子遗传与进化、基因编辑、地理科学、岭南文化艺术、区域发展等领域组建了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2021年全校科研经费投入11.23亿元。近3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分别位列全国高校30位和80位左右;连续获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与课题共30项。2016年以来,共申请国际、国内专利4219项,授权专利2026项,连续荣获广州市专利大户荣誉称号。论文质量稳步提升,发表在《Science》《Nature》等期刊上的论文数不断增加,学校2021年SCIE/SSCI、CSSCI发文量2794篇。近5年,学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和社科奖励100余项。不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高校、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及与风投资本对接,促进“双创”科技成果在大湾区转化。2016年以来,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176项,新增产学研合作平台56个,加入产学研协同合作联盟22个,共建研发中心50多个、实习基地448个。与广州无线电集团、广州越秀集团、广东丝绸纺织集团、广州智能装备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腾讯科技、华为、360集团、阿里云计算等近百家大型企业新建合作关系。减振抗震、声像灯光、网络安全和水环境技术等一批创新成果在广州塔、港珠澳大桥等国内重大工程或企业中得到充分应用。咨政建言作用日益凸显,一批研究报告得到采纳应用。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